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语注释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人参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1.1 人参多糖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1.2 人参多糖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 夏枯草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1 夏枯草多糖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2 夏枯草多糖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3 冬虫夏草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1 冬虫夏草多糖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2 冬虫夏草多糖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4 多糖的分析方法 | 第17-20页 |
1.4.1 化学分析法 | 第17-18页 |
1.4.2 气相色谱法(GC) | 第18页 |
1.4.3 液相色谱法(LC) | 第18-19页 |
1.4.4 红外光谱法(IR) | 第19页 |
1.4.5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 第19页 |
1.4.6 离子交换色谱法(IEC) | 第19页 |
1.4.7 质谱法(MS)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 第19-20页 |
1.5 多糖糖谱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三种中草药多糖的提取和理化性质研究 | 第23-33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3-25页 |
2.2.1 材料 | 第23-24页 |
2.2.2 试剂 | 第24页 |
2.2.3 仪器与设备 | 第24-2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3.1 水提醇沉法提取人参、夏枯草和冬虫夏草多糖 | 第25页 |
2.3.2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中总糖含量 | 第25页 |
2.3.3 咔唑-硫酸法测定多糖中糖醛酸含量 | 第25-26页 |
2.3.4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多糖中蛋白含量 | 第26页 |
2.3.5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相对分子量测定 | 第26-27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2.4.1 多糖的提取 | 第27页 |
2.4.2 总糖、糖醛酸、蛋白含量测定 | 第27-29页 |
2.4.3 相对分子量测定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HPLC-ESI-QTOF-MS研究低聚糖的糖苷键连接方式 | 第33-48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3.2.1 试剂 | 第34页 |
3.2.2 仪器与设备 | 第34-3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3.3.1 色谱条件 | 第35页 |
3.3.2 质谱条件 | 第35页 |
3.3.3 二糖标准品的MS分析及其MS/MS裂解规律研究 | 第35-36页 |
3.3.4 三糖及四糖标准品的MS/MS分析 | 第36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6页 |
3.4.1 二糖标准品的MS分析及其MS/MS裂解规律研究 | 第36-42页 |
3.4.2 三糖及四糖标准品的MS/MS分析 | 第42-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三种中草药多糖不完全酸水解产物的HPLC-ESI-QTOF-MS分析 | 第48-74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8-49页 |
4.2.1 材料 | 第48页 |
4.2.2 试剂 | 第48-49页 |
4.2.3 仪器与设备 | 第49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4.3.1 多糖的不完全酸水解 | 第49页 |
4.3.2 色谱条件 | 第49页 |
4.3.3 质谱条件 | 第49-50页 |
4.3.4 PPG、PPVL、PCS不完全酸水解产物的HPLC-ESI-QTOF-MS分析 | 第50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72页 |
4.4.1 人参多糖不完全酸水解产物的HPLC-ESI-QTOF-MS分析 | 第50-60页 |
4.4.1.1 人参多糖不完全酸水解产物MS分析 | 第50-56页 |
4.4.1.2 人参多糖不完全酸水解产物的MS/MS分析 | 第56-60页 |
4.4.2 夏枯草多糖不完全酸水解产物的HPLC-ESI-QTOF-MS分析 | 第60-67页 |
4.4.2.1 夏枯草多糖不完全酸水解产物的MS分析 | 第60-64页 |
4.4.2.2 夏枯草多糖不完全酸水解产物的MS/MS分析 | 第64-67页 |
4.4.3 冬虫夏草多糖不完全酸水解产物的HPLC-ESI-QTOF-MS分析 | 第67-72页 |
4.4.3.1 冬虫夏草多糖不完全酸水解产物的MS分析 | 第67-69页 |
4.4.3.2 冬虫夏草多糖不完全酸水解产物的MS/MS分析 | 第69-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三种中草药多糖的糖谱识别 | 第74-93页 |
5.1 引言 | 第74-75页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75页 |
5.3 数据处理 | 第75页 |
5.4 化学计量学分析 | 第75-92页 |
5.4.1 主成分分析(PCA) | 第75-80页 |
5.4.2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的模型建立 | 第80-84页 |
5.4.3 潜在标志物的识别 | 第84-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结论 | 第93页 |
6.2 展望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