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打击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扬琴论文

北京市扬琴社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朝阳、海淀区少年宫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3页
    一、研究缘起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北京市扬琴艺术发展概况第13-18页
    第一节 扬琴艺术在北京的萌芽时期(明末清初-1949)第13-14页
        一、北京市扬琴艺术的萌芽第13-14页
        二、北京市扬琴专业的初步建立第14页
    第二节 扬琴艺术在北京的发展时期(1949-1976)第14-15页
        一、北京市各大音乐学院扬琴专业的初步发展第14-15页
        二、北京市扬琴作品创作的萌芽第15页
    第三节 扬琴艺术在北京发展的黄金时期(1976-至今)第15-18页
        一、北京市扬琴艺术的快速发展阶段第16页
        二、北京市扬琴教育发展现状第16-18页
第二章 北京市扬琴社会教育现状及分析第18-38页
    第一节 北京市扬琴社会教育现状调研基本情况简述第19-20页
        一、调研地区及机构第19-20页
        二、调研对象第20页
        三、调研方法第20页
        四、调研目的第20页
    第二节 北京市扬琴社会教育现状调查第20-33页
        一、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社会大众)第21-26页
        二、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扬琴琴童)第26-30页
        三、扬琴教师问卷调查第30-33页
    第三节 北京市扬琴社会教育现状分析第33-38页
        一、学生及家长方面第33-35页
        二、扬琴教师方面第35-36页
        三、教学资源及培训机构方面第36-38页
第三章 扬琴社会教育现状思考与建议第38-51页
    第一节 有效提高扬琴社会教育教学质量第38-42页
        一、扬琴教师第38-40页
        二、扬琴教育课程资源第40-41页
        三、扬琴专业教育第41-42页
    第二节 打造有利于扬琴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第42-45页
        一、学校环境第43页
        二、社会环境第43-45页
        三、家庭环境第45页
    第三节 加强中小学音乐课对民族器乐普及教育第45-48页
        一、国家政策第45-46页
        二、中小学音乐课第46-47页
        三、中小学音乐教师第47页
        四、高校音乐教师第47-48页
    第四节 创建扬琴社会教育的国民音乐教育体系第48-51页
        一、社区教育第48-49页
        二、北京社区教育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第55-59页
个人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水墨现象研究之“暗黑系水墨”
下一篇:经济影响分析在艺术机构中的运用--对Oriental Arts公司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