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导论 | 第8-17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9页 |
| (二)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 第15页 |
| (二)访谈法 | 第15页 |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15页 |
| (五)归纳总结法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 第17-22页 |
| 一、概念 | 第17-18页 |
| (一)市场 | 第17页 |
| (二)专业市场 | 第17页 |
| (三)政府角色 | 第17-18页 |
| 二、基本理论 | 第18-22页 |
| (一)公共选择理论 | 第18-19页 |
|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19-20页 |
| (三)双失灵理论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专业市场案例总结 | 第22-28页 |
| 一、国内成功专业市场——义乌模式 | 第22-25页 |
| (一)管理模式 | 第22-24页 |
| (二)经验借鉴 | 第24-25页 |
| 二、国内转型专业市场——广州模式 | 第25-27页 |
| (一)情况概述 | 第25-26页 |
| (二)经验总结 | 第26-27页 |
| 三、国外典型专业市场——日本模式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案例研究——虎丘婚纱市场 | 第28-40页 |
| 一、虎丘婚纱市场发展现状 | 第28-33页 |
| (一)虎丘婚纱市场发展历史 | 第28页 |
| (二)虎丘婚纱市场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 (三)虎丘婚纱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29-33页 |
| 二、虎丘婚纱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 (一)政府面临外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和客观自身准备不足的矛盾 | 第33-36页 |
| (二)政府轻视产品质量监管和行业管理 | 第36-37页 |
| 三、虎丘婚纱市场存在问题的政府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 (一)政府战略规划意识不高,现存发展模式与市场发展规律相悖 | 第37-38页 |
| (二)政府角色定位任性,“双失灵”现象并存 | 第38页 |
| (三)政府引导方式不足,管理手段不全面且机制不健全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政府在完善专业市场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和对策思路 | 第40-50页 |
| 一、政府必须全方位准确定位自身角色 | 第40-43页 |
| (一)方向领路人——规划引导 | 第40-41页 |
| (二)客观裁判员——规范监管 | 第41-42页 |
| (三)后勤保障者——系统服务 | 第42-43页 |
| 二、政府在完善专业市场发展中的对策思路 | 第43-50页 |
| (一)总思路:转变政府职能,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 | 第43-45页 |
| (二)方向领路人:科学合理布局规划,制定各项产业引导政策 | 第45-46页 |
| (三)客观裁判员: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充分激发行业协会作用 | 第46-47页 |
| (四)后勤保障者:统筹协调各方利益,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服务 | 第47-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