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1.3 风险管理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1.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信托投资公司进行地产项目风险投资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 房地产的概念 | 第15页 |
2.2 房地产投资的概念 | 第15页 |
2.3 信托投资公司投资模式及特点 | 第15-17页 |
2.3.1 抵押贷款模式 | 第15-16页 |
2.3.2 股权投资模式 | 第16-17页 |
2.3.3 权益投资型 | 第17页 |
2.4 风险管理 | 第17-19页 |
2.4.1 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17页 |
2.4.2 风险管理的形式 | 第17-18页 |
2.4.3 风险管理的流程 | 第18页 |
2.4.4 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 | 第18-19页 |
2.5 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 | 第19-23页 |
2.5.1 房地产项目投资特点 | 第19页 |
2.5.2 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问题 | 第19-20页 |
2.5.3 造成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 | 第20页 |
2.5.4 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原则 | 第20-21页 |
2.5.5 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及风险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3.1 房地产项目的风险识别 | 第23页 |
3.2 房地产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3.2.1 系统性风险 | 第23-24页 |
3.2.2 非系统性风险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的评估理论 | 第25-28页 |
4.1 风险评估的定义 | 第25页 |
4.2 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风险三角求和法 | 第25-26页 |
4.3 风险投资的财务指标分析法 | 第26-27页 |
4.3.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第26页 |
4.3.2 财务净现值 | 第26页 |
4.3.3 动态投资回收期 | 第26页 |
4.3.4 开发商成本利润率 | 第26-27页 |
4.4 风险投资的敏感性分析法 | 第27-28页 |
4.4.1 敏感性分析法的定义 | 第27页 |
4.4.2 敏感性分析法的步骤 | 第27-28页 |
第五章 地产项目投资案例分析 | 第28-40页 |
5.1 项目简介 | 第28页 |
5.2 地产项目所在地及市场分析 | 第28-31页 |
5.2.1 南昌市概况 | 第28页 |
5.2.2 新建县概况 | 第28-29页 |
5.2.3 南昌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 第29-31页 |
5.3 项目分析 | 第31-32页 |
5.3.1 新建项目位置 | 第31页 |
5.3.2 项目规划 | 第31页 |
5.3.3 项目竞争力 | 第31-32页 |
5.4 财务分析及与预测 | 第32-35页 |
5.4.1 新建项目开发计划及销售预测 | 第32-33页 |
5.4.2 新建项目成本预测 | 第33页 |
5.4.3 新建项目利润表预测 | 第33-34页 |
5.4.4 新建项目财务分析 | 第34-35页 |
5.5 敏感性分析 | 第35-36页 |
5.6 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 第36-37页 |
5.6.1 政策风险 | 第36页 |
5.6.2 市场风险 | 第36页 |
5.6.3 内部决策和管理经营风险 | 第36页 |
5.6.4 财务风险 | 第36-37页 |
5.6.5 技术风险 | 第37页 |
5.7 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 | 第37-38页 |
5.8 项目投资风险的评估 | 第38-40页 |
第六章 信托投资公司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40-44页 |
6.1 新建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40页 |
6.1.1 风险规避 | 第40页 |
6.1.2 风险转移 | 第40页 |
6.2 筹措阶段风险的管理措施 | 第40-41页 |
6.2.1 科学评估风险投资项目 | 第40-41页 |
6.2.2 制定相关投资契约 | 第41页 |
6.3 管理阶段风险的管理措施 | 第41-42页 |
6.3.1 派驻管事 | 第41页 |
6.3.2 派驻财务副总监和财务副经理 | 第41-42页 |
6.3.3 项目公司资金的使用安排 | 第42页 |
6.4 退出阶段风险的管理措施 | 第42页 |
6.5 信托投资公司的风险控制建议 | 第42-4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4-46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7.2 论文创新处 | 第44页 |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第44-45页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