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2页 |
1.1 染料污染概况 | 第13-16页 |
1.1.1 染料概况 | 第13-14页 |
1.1.2 有机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 第14-16页 |
1.2 有机染料废水的处理 | 第16-19页 |
1.2.1 吸附法 | 第16-17页 |
1.2.2 萃取法 | 第17页 |
1.2.3 膜分离技术 | 第17-18页 |
1.2.4 化学混凝法 | 第18页 |
1.2.5 电化学法 | 第18页 |
1.2.6 高级氧化法 | 第18页 |
1.2.7 生物法 | 第18-19页 |
1.3 水葫芦概述及其资源化利用 | 第19-21页 |
1.3.1 水葫芦概述 | 第19页 |
1.3.2 水葫芦的危害 | 第19-20页 |
1.3.3 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 | 第20-21页 |
1.4 生物炭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1.4.1 生物炭定义 | 第21-22页 |
1.4.2 生物炭的来源和制备 | 第22页 |
1.4.3 生物炭的性质 | 第22-23页 |
1.4.4 生物炭改性修饰技术 | 第23-28页 |
1.4.5 生物炭对有机染料的吸附机理 | 第28-29页 |
1.4.6 改性生物炭吸附有机染料的研究进展 | 第29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9-32页 |
1.5.1 选题背景 | 第29-30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30页 |
1.5.3 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柠檬酸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 第32-44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改性生物炭的制备 | 第33-36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33-34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2.3.1 红外光谱(FTIR) | 第36-38页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8-40页 |
2.3.3 电镜扫描(SEM)和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BET) | 第40-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改性生物炭去除水体中有机染料的综合研究 | 第44-57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批量吸附实验设计 | 第44-46页 |
3.3 批量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3.3.1 生物炭制备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 | 第46页 |
3.3.2 初始溶液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 | 第46-47页 |
3.3.3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 | 第47-48页 |
3.3.4 溶液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 | 第48-49页 |
3.3.5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49-51页 |
3.3.6 等温吸附特征实验 | 第51-53页 |
3.3.7 热力学特征研究 | 第53-54页 |
3.3.8 吸附剂解吸实验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目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