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工作记忆成分对藏—汉双语者第二语言言语流畅性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0页
    1.1 言语流畅性第13-14页
        1.1.1 言语流畅性的基本概念第13页
        1.1.2 言语流畅性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1.2 工作记忆第14-16页
        1.2.1 工作记忆概述第14-15页
        1.2.2 工作记忆与言语加工第15-16页
    1.3 双语言语产生及其相关研究第16-18页
        1.3.1 双语言语产生的词汇通达理论第16-17页
        1.3.2 工作记忆与双语言语产生第17-18页
    1.4 言语流畅性的主要研究范式第18-20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问题第20-22页
    2.1 问题提出第20-21页
    2.2 研究问题第21-22页
3 实验研究第22-40页
    3.1 预实验:汉语母语者、藏-汉双语者的言语流畅性的比较研究第22-24页
        3.1.1 研究目的第22页
        3.1.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3.1.2.1 被试第22页
            3.1.2.2 实验设计第22页
            3.1.2.3 实验材料与程序第22-23页
        3.1.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3页
        3.1.4 讨论第23-24页
    3.2 实验1:语音环路对藏-汉双语者L2言语流畅性的影响第24-28页
        3.2.1 研究目的第24-25页
        3.2.2 研究方法第25页
            3.2.2.1 被试第25页
            3.2.2.2 实验设计第25页
            3.2.2.3 实验材料与程序第25页
        3.2.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5-27页
            3.2.3.1 主任务结果分析第26页
            3.2.3.2 次任务结果分析第26-27页
        3.2.4 讨论第27-28页
    3.3 实验2:视空间模板对藏-汉双语者L2言语流畅性的影响第28-31页
        3.3.1 研究目的第28页
        3.3.2 研究方法第28-29页
            3.3.2.1 被试第28页
            3.3.2.2 实验设计第28页
            3.3.2.3 实验材料与程序第28-29页
        3.3.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9-30页
            3.3.3.1 主任务结果分析第29-30页
            3.3.3.2 次任务结果分析第30页
        3.3.4 讨论第30-31页
    3.4 实验3:中央执行系统对藏-汉双语者L2言语流畅性的影响第31-40页
        3.4.1 实验3a:转换功能对藏-汉双语者L2言语流畅性的影响第31-33页
            3.4.1.1 研究目的第31-32页
            3.4.1.2 研究方法第32页
            3.4.1.3 研究结果和分析第32-33页
        3.4.2 实验3b:抑制功能对藏-汉双语者L2言语流畅性的影响第33-35页
            3.4.2.1 研究目的第33页
            3.4.2.2 研究方法第33-34页
            3.4.2.3 研究结果和分析第34-35页
        3.4.3 讨论第35页
        3.4.4 实验3c:两种认知资源对藏-汉双语者L2言语流畅性的影响第35-40页
            3.4.4.1 研究目的第35-36页
            3.4.4.2 研究方法第36-37页
            3.4.4.3 研究结果和分析第37-38页
            3.4.4.4 讨论第38-40页
4 综合讨论第40-46页
    4.1 藏-汉双语者L2言语流畅性及其与汉语母语者的异同第40页
    4.2 工作记忆成分对藏-汉双语者L2言语流畅性的影响第40-42页
    4.3 藏-汉双语者L2言语流畅性的加工机制第42-46页
        4.3.1 藏-汉双语者L2言语流畅性的心理策略第42-44页
        4.3.2 跨语言干涉效应对藏-汉双语者L2言语流畅性认知机制的影响第44-46页
5 不足与展望第46-47页
    5.1 不足第46页
    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46-47页
6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6页
附录第56-57页
后记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纠错性反馈对不同工作记忆容量学生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自我威胁情境下身体清洁对消极认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