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面向治理的社会成长与政府功能--基于绍兴市乡贤组织建设的考察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一、绪论第11-21页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第11-14页
        1. 一个基本背景:合作型社会治理亟待打造第11-12页
        2. 一个基本事实:面向治理的新型社会组织正在成长第12-13页
        3. 一个基本理论预设:政社关系愈益成为影响社会治理的重要变量第13页
        4. 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国家与社会互动合作的分析框架第13-14页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17页
        1. 围绕政社关系的研究第14-15页
        2. 基层治理及政府功能研究第15-17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页
    (四) 核心概念简要说明第17-18页
    (五)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1页
        1. 合作治理第18-19页
        2. 善治理论第19-21页
二、社会成长的内涵与构成要件第21-25页
    (一) 社会成长的内涵第21页
    (二) 社会成长的构成要件第21-25页
        1. 个人的理性与自主第22页
        2. 社会权利意识的觉醒第22-23页
        3. 主体利益的多元化第23页
        4. 社会活动领域的开放性第23-24页
        5. 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第24-25页
三、社会成长的历史考察:从乡绅治理到贤能治理第25-29页
    (一) 乡绅治理第25-27页
        1. 乡绅的内涵及主要构成第25页
        2. 乡绅治理的发展演变第25-26页
        3. “乡绅”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第26-27页
    (二) 贤能治理第27-29页
        1. 贤能的内涵及主要构成第27页
        2. 贤能治理的产生第27-28页
        3. “贤能”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第28-29页
四、面向治理的社会成长:绍兴乡贤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第29-38页
    (一) 自我生长型:乡贤研究会的产生与发展第29-31页
        1. 乡贤研究会的产生第29页
        2. 乡贤研究会的治理功效第29-30页
        3. 政府在组织成长中的角色定位第30-31页
    (二) 政府主导嵌入型:镇级乡贤联谊会的产生与发展第31-34页
        1. 乡贤联谊会的产生第32页
        2. 乡贤联谊会的治理功效第32-33页
        3. 政府在组织成长中的角色定位第33-34页
    (三) 政府规划嵌入型:村级乡贤参事会的产生与发展第34-38页
        1. 乡贤参事会的产生第34-35页
        2. 乡贤参事会的治理功效第35-36页
        3. 政府在组织成长中的角色定位第36-38页
五、社会成长中的政府功能第38-46页
    (一) 为与不为第38-41页
        1. 为第38-40页
        2. 不为第40-41页
    (二) 进与退第41-43页
        1. 进第41-42页
        2. 退第42-43页
    (三) 引导与主导第43-46页
        1. 引导第43-44页
        2. 主导第44-46页
六、结论与讨论:社会成长中的政社良性互动第46-50页
    (一) 社会成长中政社互动的条件第46-47页
        1. 社会意识的觉醒第46页
        2. 社会组织的成长第46-47页
        3. 政府角色的定位第47页
        4. 合作治理的需要第47页
        5. 平台环境的支持第47页
    (二) 社会组织结构与政府功能作用对政社互动模式的影响第47-48页
    (三) 政社互动模式与社会治理状况的关联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宁市邕宁区购买动物防疫公益服务研究
下一篇:普莱斯模型视角下乡镇政府公务员流失问题研究--以广西北海市乡镇政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