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空间网格结构概述 | 第10-12页 |
1.1.1 空间网格结构的概念 | 第10-11页 |
1.1.2 空间网格结构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结构地震响应与动力稳定分析基本理论 | 第16-32页 |
2.1 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 | 第16-19页 |
2.2.1 刚度法 | 第16-17页 |
2.2.2 子空间迭代法 | 第17-19页 |
2.2 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第19-23页 |
2.2.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19-21页 |
2.2.2 时程分析法 | 第21-23页 |
2.3 结构动力稳定性判别准则和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2.4 地震波的选取 | 第24-30页 |
2.4.1 地震波的选择 | 第24-25页 |
2.4.2 地震要素的选择 | 第25-26页 |
2.4.3 输入地震波的数量 | 第26页 |
2.4.4 合成人工地震波的方法 | 第26-28页 |
2.4.5 本文选取的地震波 | 第28-30页 |
2.5 阻尼 | 第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抛物线型单层柱面网壳的地震响应研究 | 第32-47页 |
3.1 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案 | 第32-33页 |
3.2 结构自振特性研究 | 第33-35页 |
3.3 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 第35-41页 |
3.3.1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 | 第35-37页 |
3.3.2 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 | 第37-39页 |
3.3.3 三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 | 第39-41页 |
3.4 参数分析 | 第41-45页 |
3.4.1 长跨比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2 屋面荷载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3 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单层抛物线型与圆柱面网壳的抗震性能对比 | 第47-58页 |
4.1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对比 | 第47-51页 |
4.1.1 多遇地震作用下杆件轴力值的对比 | 第47-50页 |
4.1.2 多遇地震作用下位移响应的对比 | 第50-51页 |
4.2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对比 | 第51-55页 |
4.2.1 罕遇地震作用下杆件轴力值的对比 | 第51-54页 |
4.2.2 罕遇地震作用下位移响应的对比 | 第54-55页 |
4.3 用钢量的对比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强震作用下单层抛物线型网壳的失效模式及其判别研究 | 第58-72页 |
5.1 分析模型和参数 | 第58-59页 |
5.2 基于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判别方法 | 第59-62页 |
5.2.1 有导师神经网络 | 第59-61页 |
5.2.2 无导师神经网络 | 第61-62页 |
5.3 网壳结构失效模式 | 第62-65页 |
5.3.1 动力失稳 | 第62-63页 |
5.3.2 强度破坏 | 第63-65页 |
5.4 网壳失效模式判别分析 | 第65-71页 |
5.4.1 有导师神经网络的运用 | 第65-69页 |
5.4.2 无导师神经网络的运用 | 第69-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