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微课在初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1.1.1 科学史教学为当代科学教育提供基本思路第10页
        1.1.2 科学史教学是生物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第10-11页
        1.1.3 科学史教学是普及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第11页
        1.1.4 科学史微课是改进生物学教学的需要第11-12页
    1.2 相关概念第12-14页
        1.2.1 微课第12页
        1.2.2 科学史第12-13页
        1.2.3 生物科学史第13页
        1.2.4 生物科学史微课第13-14页
    1.3 科学史微课教学的研究现状第14-20页
        1.3.1 生物科学史教学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微课教学研究现状第16-20页
第2章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教学的理论研究第20-28页
    2.1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教学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0页
        2.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0-21页
        2.1.3 信息加工理论第21-22页
        2.1.4 自我效能感理论第22页
        2.1.5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2-23页
    2.2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教学的原则第23-28页
        2.2.1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内容的筛选原则第23-24页
        2.2.2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设计原则第24-28页
第3章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教学的研究设计第28-34页
    3.1 研究对象第28页
    3.2 研究内容第28-29页
        3.2.1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教学模式构建第28页
        3.2.2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教学内容的筛选第28页
        3.2.3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研制的方法和技术第28-29页
        3.2.4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教学设计第29页
        3.2.5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第29页
    3.3 研究方法第29-31页
        3.3.1 文献研究法第29页
        3.3.2 问卷调查法第29-30页
        3.3.3 访谈调查法第30页
        3.3.4 案例研究法第30页
        3.3.5 行为观察法第30-31页
    3.4 研究思路第31-32页
    3.5 研究目的第32-34页
        3.5.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32页
        3.5.2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第32页
        3.5.3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第32-33页
        3.5.4 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第33页
        3.5.5 为科学史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经验第33-34页
第4章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第34-40页
    4.1 初中生物教师的调查研究第34-36页
        4.1.1 调查目的第34页
        4.1.2 调查对象第34页
        4.1.3 调查方式第34页
        4.1.4 调查内容第34页
        4.1.5 结果与分析第34-36页
    4.2 初中学生的调查研究第36-40页
        4.2.1 调查目的第36-37页
        4.2.2 调查对象第37页
        4.2.3 调查方式第37页
        4.2.4 调查内容第37页
        4.2.5 结果与分析第37-40页
第5章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第40-70页
    5.1 挖掘史料第40-42页
    5.2 研制微课第42页
    5.3 教学设计第42-70页
        5.3.1 “以史为乐”型微课的设计案例第44-50页
        5.3.2 “以史为例”型微课的设计案例第50-56页
        5.3.3 “以史为据”型微课的设计案例第56-62页
        5.3.4 “以史为镜”型微课的设计案例第62-70页
第6章 初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教学实践及效果评价第70-80页
    6.1 教学实践第70-72页
        6.1.1 微课的管理第70-71页
        6.1.2 微课的使用第71-72页
    6.2 效果评价第72-80页
        6.2.1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第72-75页
        6.2.2 访谈调查与结果分析第75-77页
        6.2.3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与结果分析第77-80页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80-84页
    7.1 研究总结第80-81页
    7.2 不足与建议第81-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第88-94页
致谢第94-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AVA的煤炭运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