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审计质量、评级机构声誉与公司债成本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页
    1.3 研究方法第10页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第10-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17页
    2.1 审计质量相关文献回顾第12-14页
        2.1.1 审计质量与信用评级第12-13页
        2.1.2 审计质量与债务融资第13-14页
    2.2 信用评级相关文献回顾第14-16页
        2.2.1 信用评级与违约率第15页
        2.2.2 信用评级与债务融资成本第15-16页
    2.3 小结第16-17页
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第17-23页
    3.1 理论基础第17-18页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7页
        3.1.2 信号传递理论第17-18页
        3.1.3 声誉驱动理论第18页
    3.2 假设提出第18-23页
        3.2.1 审计质量对公司债发行成本的影响路径第18-20页
        3.2.2 评级机构声誉对信用评级与公司债发行成本关系的影响第20-21页
        3.2.3 审计质量与评级机构声誉对公司债发行成本的影响第21-23页
4.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第23-32页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23-26页
        4.1.1 样本选择第23-24页
        4.1.2 样本特征描述第24-26页
    4.2 变量定义第26-30页
        4.2.1 被解释变量第26页
        4.2.2 解释变量第26-27页
        4.2.3 中介变量第27页
        4.2.4 调节变量第27页
        4.2.5 控制变量第27-30页
    4.3 研究模型第30-32页
5. 统计结果与实证分析第32-52页
    5.1 描述性统计第32-35页
    5.2 变量相关性检验第35-37页
    5.3 假设检验结果第37-45页
        5.3.1 审计质量对公司债发行成本的影响路径第37-40页
        5.3.2 评级机构声誉对信用评级与公司债发行成本关系的影响第40-43页
        5.3.3 审计质量与评级机构声誉对公司债发行成本的影响第43-45页
    5.4 敏感性分析第45-48页
    5.5 稳健性检验第48-50页
    5.6 小结第50-52页
6. 结论、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第52-54页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第52页
    6.2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2页
    6.3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第52-53页
    6.4 政策建议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校研究成果和获奖情况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YH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下一篇:审计行业监管溢出效应研究--来自预防性监管约谈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