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石墨-铜复合材料 | 第14-21页 |
1.2.1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第14-16页 |
1.2.2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16-19页 |
1.2.3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19-21页 |
1.3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1-23页 |
1.3.1 粉末冶金法 | 第21页 |
1.3.2 液相浸渗法 | 第21-23页 |
1.4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23-26页 |
1.4.1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非载流摩擦磨损性能 | 第23-24页 |
1.4.2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 | 第24-26页 |
1.5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27-38页 |
2.1 试验方案路线 | 第27页 |
2.2 材料的制备 | 第27-29页 |
2.2.1 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2.2.2 制备工艺流程 | 第28-29页 |
2.3 材料的成分和性能表征 | 第29-36页 |
2.3.1 定量金相分析 | 第29页 |
2.3.2 体积密度 | 第29-30页 |
2.3.3 导电性 | 第30页 |
2.3.4 维氏硬度 | 第30-31页 |
2.3.5 抗压强度 | 第31-32页 |
2.3.6 剪切强度 | 第32页 |
2.3.7 环块式载流摩擦磨损性能 | 第32-34页 |
2.3.8 销盘式载流摩擦磨损性能 | 第34-36页 |
2.4 材料微观分析 | 第36-38页 |
2.4.1 显微组织 | 第36页 |
2.4.2 物相分析 | 第36页 |
2.4.3 EDS面扫描 | 第36页 |
2.4.4 断口形貌观察 | 第36-37页 |
2.4.5 摩擦磨损形貌分析 | 第37-38页 |
第3章 纳米颗粒增强石墨-铜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研究 | 第38-57页 |
3.1 定量金相分析 | 第38页 |
3.2 体积密度和相对密度 | 第38-39页 |
3.3 物相分析 | 第39-40页 |
3.4 显微组织和面扫描 | 第40-44页 |
3.5 导电性能 | 第44-46页 |
3.6 硬度 | 第46-47页 |
3.7 压缩性能 | 第47-51页 |
3.8 剪切性能 | 第51-55页 |
3.9 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石墨-铜复合材料的环块式载流摩擦磨损性能 | 第57-65页 |
4.1 载荷对石墨-铜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4.2 滑动速度对石墨-铜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60-63页 |
4.3 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纳米颗粒增强石墨-铜复合材料的销盘式载流摩擦磨损性能 | 第65-79页 |
5.1 纳米颗粒含量对纳米颗粒增强石墨-铜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65-68页 |
5.2 载荷对纳米颗粒增强石墨-铜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68-72页 |
5.3 转速对纳米颗粒增强石墨-铜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72-75页 |
5.4 电流大小对纳米颗粒增强石墨-铜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75-77页 |
5.5 小结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