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文献总结及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14-16页 |
第2章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2.1 港口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的内涵 | 第16-17页 |
2.1.1 港口城市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港口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关系内涵 | 第16-17页 |
2.2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特征 | 第17-18页 |
2.3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厦门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关系分析 | 第20-25页 |
3.1 厦门港口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 | 第20-22页 |
3.1.1 厦门港口发展概况 | 第20页 |
3.1.2 厦门城市经济发展概况 | 第20-22页 |
3.2 厦门港口和城市经济互动机制分析 | 第22-24页 |
3.2.1 港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第22-23页 |
3.2.2 城市经济是港口发展的坚实载体 | 第23-2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厦门港口与城市经济关联性及贡献分析 | 第25-36页 |
4.1 港口与城市经济关联度分析 | 第25-33页 |
4.1.1 关联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25-26页 |
4.1.2 样本数据的选择 | 第26-27页 |
4.1.3 灰色关联模型的计算步骤 | 第27-30页 |
4.1.4 灰色关联度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4.2 港口与城市经济贡献分析 | 第33-35页 |
4.2.1 分析方法选择 | 第33-34页 |
4.2.2 贡献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协调度分析 | 第36-49页 |
5.1 港口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 | 第36-37页 |
5.2 研究方法及指标的选取 | 第37-38页 |
5.2.1 研究方法选择 | 第37页 |
5.2.2 指标选择 | 第37-38页 |
5.3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 | 第38-40页 |
5.3.1 计算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 | 第38-39页 |
5.3.2 建立系统间协调度模型 | 第39-40页 |
5.4 厦门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协调度计算 | 第40-47页 |
5.4.1 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计算 | 第40-45页 |
5.4.2 子系统间协调度计算 | 第45-4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策略建议 | 第49-5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9-50页 |
6.2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策略建议 | 第50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