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苏里格地区致密气储层“甜点”控制因素及地震预测方法研究--以S井区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4-23页
        1.2.1 致密气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甜点”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地震预测方法研究现状第17-23页
        1.2.4 目前存在问题第23页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23-2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4页
    1.4 论文研究成果、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第24-28页
        1.4.1 主要研究成果第24-26页
        1.4.2 主要工作量第26页
        1.4.3 主要创新点第26-28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8-36页
    2.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第28-30页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第30-32页
    2.3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概况第32-33页
    2.4 上古生界地层特征第33-36页
第三章 苏里格地区气藏特征及区域“甜点”控制因素第36-65页
    3.1 构造特征第37-38页
    3.2 沉积相特征第38-45页
        3.2.1 区域沉积背景第38-39页
        3.2.2 沉积微相划分第39-41页
        3.2.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第41-44页
        3.2.4 沉积相对“甜点”控制作用分析第44-45页
    3.3 储层特征第45-57页
        3.3.1 岩石学特征第45-47页
        3.3.2 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第47-49页
        3.3.3 物性特征第49-52页
        3.3.4 成岩作用特征第52-55页
        3.3.5 含气砂体特征第55-57页
    3.4 烃源岩、盖层特征第57-60页
        3.4.1 烃源岩对“甜点”控制作用第57-59页
        3.4.2 盖层对“甜点”控制作用第59-60页
    3.5 气水分布特征第60-63页
    3.6 区域“甜点”控制因素综合分析第63-65页
第四章 S井区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第65-80页
    4.1 工区概况第65-66页
    4.2 测井资料分析与预处理第66-74页
        4.2.1 测井资料概况第66页
        4.2.2 测井曲线标准化第66-68页
        4.2.3 致密含气砂岩测井特征第68-71页
        4.2.4 致密砂岩储层参数计算模型第71-74页
    4.3 精细层位标定第74-77页
        4.3.1 单井合成记录标定第74-75页
        4.3.2 联井剖面多井标定第75-77页
    4.4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第77-80页
        4.4.1 采集参数分析第77页
        4.4.2 静校正分析第77-79页
        4.4.3 资料信噪比分析第79-80页
第五章 S井区“甜点”分布控制因素分析第80-100页
    5.1 研究区“甜点”特征第80-84页
        5.1.1 含气储层特征第80-81页
        5.1.2 产能预测模型第81-83页
        5.1.3 研究区产能特征第83-84页
    5.2 含气储层分布控制因素分析第84-88页
        5.2.1 构造因素第84-86页
        5.2.2 沉积相因素第86-88页
    5.3 产能控制因素分析第88-97页
        5.3.1 烃源岩生气强度第89-90页
        5.3.2 有效砂体叠置模式第90-92页
        5.3.3 储层物性第92-95页
        5.3.4 盖层厚度第95-96页
        5.3.5 裂缝发育密度第96-97页
    5.4 小结第97-100页
第六章 含气储层展布地震预测方法第100-128页
    6.1 地震属性分析第100-104页
    6.2 叠后测井约束反演第104-109页
        6.2.1 关键步骤第104-107页
        6.2.2 效果分析第107-109页
    6.3 岩石物理分析及敏感参数优选第109-116页
        6.3.1 弹性参数选取第109-110页
        6.3.2 敏感弹性参数分析第110-112页
        6.3.3 横波速度推算第112-116页
    6.4 部分叠加数据的弹性参数反演第116-127页
        6.4.1 数据分析第118-119页
        6.4.2 关键步骤第119-121页
        6.4.3 反演效果分析第121-127页
    6.5 小结第127-128页
第七章 产能变化地震预测方法第128-152页
    7.1 AVO正演预测第128-135页
        7.1.1 AVO基本原理及异常类型第128-130页
        7.1.2 AVO正演模型第130-134页
        7.1.3 AVO实际资料分析第134-135页
    7.2 分频衰减预测第135-142页
        7.2.1 频谱分解基本原理第135-136页
        7.2.2 效果分析第136-140页
        7.2.3 分频能量衰减含气应用实例第140-142页
    7.3 叠前含气饱和度反演预测第142-145页
    7.4 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第145-150页
        7.4.1 预测原理第146-147页
        7.4.2 叠前分方位角数据分析第147页
        7.4.3 岩石物理正演模型分析第147-149页
        7.4.4 裂缝特征分析第149-150页
    7.5 小结第150-152页
第八章“甜点”区预测及井位部署建议第152-160页
    8.1 甜点区划分标准第152-153页
    8.2 甜点区位置第153-155页
    8.3 井位部署建议第155-160页
结论第160-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4页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成果第174-175页
致谢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液分离器入口管内液塞耗散规律研究
下一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管道漏磁检测信号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