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1. 植物的逆境胁迫 | 第13-14页 |
2. 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4-17页 |
2.1 渗透胁迫 | 第15-16页 |
2.2 离子胁迫 | 第16页 |
2.3 氧化胁迫 | 第16-17页 |
3. 植物耐盐、碱机制 | 第17-26页 |
3.1 渗透调节 | 第18-21页 |
3.2 离子平衡与离子区隔化 | 第21-22页 |
3.3 抗氧化机制 | 第22-26页 |
4.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 | 第26-28页 |
5. 植物耐逆转录因子 | 第28页 |
6. 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7.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1-46页 |
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1-35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31页 |
1.2 实验操作 | 第31-32页 |
1.3 实验主要试剂和溶液 | 第32-3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5-43页 |
2.1 小麦T_4/T_6代阳性转基因系的鉴定 | 第35-38页 |
2.2 不同生长发育期耐盐、碱及盐碱实验 | 第38-43页 |
2.3 农艺性状统计 | 第43页 |
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43-46页 |
3.1 前期研究回顾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6-99页 |
1. 转基因小麦的PCR阳性检测 | 第46页 |
2. 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 | 第46-66页 |
2.1 实验室中种子萌发 | 第47-56页 |
2.2 实验室中苗期生长状态分析 | 第56-66页 |
3. 试验大田中实验 | 第66-93页 |
3.1 小麦苗期形态及理化指标分析 | 第66-76页 |
3.2 小麦返青期形态及理化指标分析 | 第76-84页 |
3.3 小麦灌浆期形态及理化指标分析 | 第84-89页 |
3.4 试验大田中农艺性状统计 | 第89-91页 |
3.5 试验田土壤的离子和营养分析 | 第91-93页 |
4. 盐池和碱池农艺性状统计 | 第93-99页 |
4.1 梯度NaCl盐池农艺性状 | 第93-96页 |
4.2 梯度(NaHCO_3:Na_2CO_3=9:1)碱池农艺性状 | 第96-99页 |
讨论 | 第99-102页 |
1. 转基因系在种子萌发及苗期耐盐、碱差异 | 第99页 |
2. 不同发育期理化指标分析 | 第99-101页 |
3. 转基因系的叶片和根系耐盐碱分析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4页 |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第114页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