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34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过渡金属氮化物简介 | 第10-25页 |
1.2.1 氮化物的结构与电子特性 | 第10-13页 |
1.2.2 氮化物的合成方法 | 第13-16页 |
1.2.3 氮化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16-25页 |
1.3 电催化析氢简介 | 第25-29页 |
1.3.1 电催化析氢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1.3.2 电催化析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1.3.3 氮化物在电催化析氢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1.4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简介 | 第29-32页 |
1.4.1 DMFC结构及反应机理 | 第29-31页 |
1.4.2 DMFC阳极氧化反应催化剂 | 第31页 |
1.4.3 助催化剂在DMFC中的作用 | 第31-32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34-38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5页 |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35-36页 |
2.3.1 X射线粉体衍射(XRD) | 第35页 |
2.3.2 拉曼光谱(Raman) | 第35页 |
2.3.3 红外光谱(IR) | 第35-36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6页 |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6页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6-38页 |
2.4.1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36页 |
2.4.2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36-38页 |
第3章 氮化钨/碳纳米管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38-52页 |
3.1 引言 | 第38-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3.2.1 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40页 |
3.2.2 氮化钨/碳纳米管复合体的制备 | 第40-41页 |
3.2.3 铂-氮化钨/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1页 |
3.3.1 材料结构表征 | 第41-48页 |
3.3.2 氮化钨/碳纳米管复合体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 第48-49页 |
3.3.3 铂-氮化钨/碳纳米管催化甲醇电氧化性能研究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氮化钼/碳载体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 第52-64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4.2.1 氮化物/碳纳米管复合体的合成 | 第53页 |
4.2.2 氮化物/炭黑复合体的合成 | 第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3页 |
4.3.1 氮化物/碳复合体结构表征 | 第54-59页 |
4.3.2 氮化物/碳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 第59-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以二氢二胺为碳源合成氮化钨/石墨化碳及在甲醇电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64-70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5.2.1 氮化钨/石墨化碳复合体的制备 | 第64-65页 |
5.2.2 铂-氮化钨/石墨化碳的制备 | 第6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5-69页 |
5.3.1 氮化钨/石墨化碳及铂-氮化钨/石墨化碳复合体的表征 | 第65-67页 |
5.3.2 铂-氮化钨/石墨化碳催化甲醇氧化性能研究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