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引言 | 第9页 |
·TiO_2光催化技术的发展 | 第9页 |
·TiO_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机理 | 第9-10页 |
·TiO_2可见光催化目前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10-11页 |
·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 | 第11-15页 |
·金属的掺杂 | 第11-12页 |
·非金属的掺杂 | 第12页 |
·与H_2O_2组成系统 | 第12-13页 |
·表面光敏化 | 第13-14页 |
·半导体的复合 | 第14-15页 |
·TiO_2光催化剂的应用 | 第15-16页 |
·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无机抗菌剂 | 第16页 |
·自洁材料 | 第16页 |
·化妆品 | 第16页 |
·阿特拉津的降解研究 | 第16-17页 |
·阿特拉津的结构及性质 | 第16-17页 |
·阿特拉津的应用及危害 | 第17页 |
·阿特拉津的降解 | 第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金红石型TiO_2协同Fe~(3+)/H_2O_2降解阿特拉津 | 第19-35页 |
·光催化实验 | 第19-22页 |
·主要的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19-21页 |
·光催化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催化剂的制备及组成 | 第22页 |
·实验的检测方法 | 第22-27页 |
·阿特拉津的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 第23-24页 |
·H_2O_2的标准曲线 | 第24-26页 |
·Fe的标准曲线 | 第26-27页 |
·酸碱度 | 第2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可见光条件下三种晶型的TiO_2对阿特拉津的降解 | 第27-28页 |
·H_2O_2和Vis/H_2O_2条件下三种晶型的TiO_2对阿特拉津的降解 | 第28-29页 |
·光芬顿反应对阿特拉津的降解 | 第29-30页 |
·Fe~(3+)/H_2O_2条件下三种晶型TiO_2对阿特拉津的降解 | 第30页 |
·金红石型TiO_2在多种条件下对阿特拉津的降解比较 | 第30-31页 |
·H_2O_2-TiO_2体系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 第31-33页 |
·金红石型TiO_2加入H2O_2前后的紫外-可见分析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C掺杂及Fe/C同时掺杂金红石型TiO_2光催化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35-41页 |
·引言 | 第35页 |
·光催化实验 | 第35-36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35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最佳温度的选择 | 第36-37页 |
·SEM图分析 | 第37页 |
·催化剂的热重分析 | 第37-38页 |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38-39页 |
·催化剂的紫外-可见光分析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C掺杂及Fe/C同时掺杂金红石型TiO_2光催化H_2O_2降解阿特拉津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52页 |
·引言 | 第41页 |
·光催化实验 | 第41-42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41页 |
·阿特拉津的分析方法 | 第41页 |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 第41页 |
·光催化实验 | 第41-42页 |
·阿特拉津降解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光照条件对催化剂降解阿特拉津的影响 | 第42页 |
·不同含碳量对阿特拉津降解率的影响 | 第42-44页 |
·不同含铁量对阿特拉津降解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催化剂投加量对阿特拉津降解率的影响 | 第45页 |
·不同pH值对阿特拉津降解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体系H_2O_2初始浓度对阿特拉津降解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47-48页 |
·羟基自由基的测定结果 | 第48-49页 |
·阿特拉津的降解机理研究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