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1. 导论 | 第17-28页 |
·选题背景、提出问题与意义 | 第17-24页 |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7-23页 |
·选题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24-26页 |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24-26页 |
·创新之处 | 第26-2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8-48页 |
·概念界定 | 第28-33页 |
·服务与国际服务贸易 | 第28-31页 |
·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多边化 | 第31-33页 |
·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多边化理论研究综述 | 第33-38页 |
·新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 | 第33-36页 |
·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多边化 | 第36-37页 |
·简要评价 | 第37-38页 |
·服务贸易一体化经验分析综述 | 第38-48页 |
·服务贸易一体化的一般性分析 | 第38-40页 |
·简要评价 | 第40-41页 |
·服务贸易壁垒及其经济效应 | 第41-46页 |
·简要评价 | 第46-48页 |
3. 服务贸易一体化是最优路径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 | 第48-77页 |
·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理论分析 | 第48-59页 |
·传统区域主义理论框架下的次优观点 | 第49-50页 |
·新区域主义的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最优观点 | 第50-59页 |
·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是最优路径的现实选择 | 第59-75页 |
·以WTO为舞台的多边服务合作谈判的停滞 | 第59-62页 |
·谈判的成果超越多边谈判的"GATS+"特征 | 第62-69页 |
·区域协定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 第69-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4.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 | 第77-83页 |
·起步阶段(19世纪80年代—2001.11) | 第77-79页 |
·中国与东盟之间致力于经贸官方关系的建设 | 第77-78页 |
·部分服务部门开始一体化的建设 | 第78-79页 |
·初步发展阶段(2002.11-2007.1) | 第79-81页 |
·旅游、交通等服务贸易一体化初步形成 | 第79-80页 |
·通信信息、文化教育等领域一体化开始建设 | 第80-81页 |
·加快发展阶段(2007.1至今)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总体水平 | 第83-128页 |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总体发展概况与特点 | 第84-93页 |
·BOP统计意义上的跨境服务贸易整体概况与特点 | 第84-87页 |
·FAT统计意义上的"商业存在"的概况与特点 | 第87-93页 |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总体水平 | 第93-113页 |
·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 第94-98页 |
·数据来源说明 | 第98-99页 |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总体水平 | 第99-113页 |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 | 第113-126页 |
·指标的选用 | 第114-115页 |
·数据来源说明 | 第115-116页 |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 第116-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6. 分部门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与发展前景 | 第128-193页 |
·中国-东盟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发展前景 | 第129-148页 |
·中国-东盟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与进程 | 第129-135页 |
·中国、东盟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 第135-138页 |
·中国与东盟国家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 | 第138-140页 |
·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未来发展与深化 | 第140-148页 |
·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发展前景 | 第148-164页 |
·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建设与进程 | 第148-157页 |
·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水平 | 第157-161页 |
·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未来发展与深化 | 第161-164页 |
·中国-东盟建筑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发展前景 | 第164-174页 |
·中国对东盟国家建筑服务出口的现状与特点 | 第164-169页 |
·中国对东盟的建筑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 | 第169-171页 |
·中国对东盟国家建筑服务出口的展望 | 第171-174页 |
·中国-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 | 第174-189页 |
·中国-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与进程 | 第174-178页 |
·中国、东盟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 第178-182页 |
·中国与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 | 第182-187页 |
·中国与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展望 | 第187-189页 |
·本章小结 | 第189-193页 |
7.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障碍:服务贸易壁垒 | 第193-304页 |
·服务贸易壁垒定义、特征与分类 | 第193-195页 |
·衡量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 | 第195-200页 |
·Hoekman频度指数法 | 第195-197页 |
·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 | 第197-200页 |
·总体服务贸易壁垒的特点 | 第200-214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域内的承诺与WTO的比较 | 第201-204页 |
·总体、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的服务贸易壁垒程度 | 第204-206页 |
·服务贸易壁垒的模式结构 | 第206-208页 |
·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壁垒的国别分布 | 第208-209页 |
·服务贸易总壁垒水平部门的三层次划分 | 第209-214页 |
·中国与东盟国家运输服务贸易壁垒的测度与特点 | 第214-226页 |
·测度运输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第214-220页 |
·中国与东盟运输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第220-226页 |
·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壁垒 | 第226-239页 |
·测度旅游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第227-232页 |
·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第232-239页 |
·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筑服务贸易壁垒 | 第239-263页 |
·测度建筑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第239-244页 |
·中国与东盟建筑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第244-257页 |
·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建筑服务一体化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57-263页 |
·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壁垒 | 第263-300页 |
·测度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第263-274页 |
·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第274-295页 |
·金融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金融一体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95-30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0-304页 |
8. 削减服务贸易壁垒,加快发展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 | 第304-315页 |
·削减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含义 | 第304-306页 |
·服务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与削减的辩证关系 | 第306-307页 |
·服务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 | 第306页 |
·辩证看待取消壁垒与适度保护的关系 | 第306-307页 |
·削减服务贸易壁垒,促进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 | 第307-314页 |
·国际性的推动政策 | 第307-310页 |
·国内的推动政策 | 第310-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314-315页 |
9. 结语 | 第315-317页 |
参考文献 | 第317-339页 |
缩写 | 第339-340页 |
附录 | 第340-349页 |
致谢 | 第349-35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3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