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9-15页 |
| 1.2.1 耐辐射 FPGA 芯片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 1.2.2 FPGA 在国内外卫星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 第11-13页 |
| 1.2.3 重配置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13-15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 第2章 部分重配置技术研究 | 第17-26页 |
| 2.1 重配置技术划分 | 第17-20页 |
| 2.1.1 按可重配置逻辑器件划分 | 第17-18页 |
| 2.1.2 静态重配置技术和动态重配置技术 | 第18-20页 |
| 2.2 部分重配置技术概述 | 第20-21页 |
| 2.2.1 部分重配置技术的优势 | 第20-21页 |
| 2.2.2 部分重配置方式 | 第21页 |
| 2.3 部分重配置设计方法 | 第21-25页 |
| 2.3.1 基于差异的部分重配置设计方法 | 第22页 |
| 2.3.2 基于模块的部分重配置设计方法 | 第22-23页 |
| 2.3.3 基于 EAPR 的部分重配置设计方法 | 第23-2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卫星实时计算任务的模型建立 | 第26-35页 |
| 3.1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 3.1.1 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 | 第26-27页 |
| 3.1.2 卫星姿态运动学模型 | 第27页 |
| 3.2 卫星姿态控制算法 | 第27-30页 |
| 3.2.1 PD 姿态控制算法 | 第28-29页 |
| 3.2.2 大角度姿态控制算法 | 第29-30页 |
| 3.3 卫星实时计算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第30-34页 |
| 3.3.1 卫星实时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 3.3.2 PD 姿态控制模块的参数仿真 | 第32-33页 |
| 3.3.3 大角度姿态控制模块的参数仿真 | 第33-34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部分重配置技术在卫星实时计算中的应用 | 第35-53页 |
| 4.1 嵌入式系统设计 | 第35-43页 |
| 4.1.1 微处理器 MicroBlaze | 第35-36页 |
| 4.1.2 AXI 总线协议 | 第36-41页 |
| 4.1.3 ICAP 控制器 | 第41-43页 |
| 4.2 可重配置姿态控制模块的 FPGA 实现 | 第43-52页 |
| 4.2.1 PD 姿态控制模块的 FPGA 实现 | 第44-46页 |
| 4.2.2 大角度姿态控制模块的 FPGA 实现 | 第46-48页 |
| 4.2.3 硬件协同仿真及误差分析 | 第48-52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卫星实时计算系统的设计实现及性能测试 | 第53-63页 |
| 5.1 可重配置系统的设计 | 第53-58页 |
| 5.1.1 硬件平台搭建 | 第53-54页 |
| 5.1.2 软件开发设计 | 第54-57页 |
| 5.1.3 部分重配置的功能实现 | 第57-58页 |
| 5.2 实时仿真系统的设计 | 第58页 |
| 5.3 卫星实时计算系统的性能测试 | 第58-61页 |
| 5.3.1 部分重配置功能验证 | 第58-60页 |
| 5.3.2 部分重配置时间 | 第60页 |
| 5.3.3 硬件资源占用分析 | 第60-6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