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操纵稳定性控制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基于车载总线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独立驱动网络化控制研究的不足 | 第16页 |
1.5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整车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第18-32页 |
2.1 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18-30页 |
2.1.1 整车动力学模型 | 第18-22页 |
2.1.2 电机模型与传动系统模型 | 第22-23页 |
2.1.3 车轮动力学模型 | 第23-24页 |
2.1.4 轮胎模型 | 第24-27页 |
2.1.5 驾驶员模型 | 第27-30页 |
2.2 整车动力学仿真平台建立 | 第30-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 | 第32-53页 |
3.1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和控制变量选取 | 第32页 |
3.2 车辆操纵稳定性控制算法设计 | 第32-43页 |
3.2.1 滑模控制算法概述 | 第33-36页 |
3.2.2 操纵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参考模型分析 | 第36-40页 |
3.2.3 车辆横摆角速度控制器设计 | 第40-42页 |
3.2.4 转矩分配控制 | 第42-43页 |
3.3 仿真试验与分析 | 第43-52页 |
3.3.1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瞬态工况仿真试验 | 第43-45页 |
3.3.2 双移线工况仿真试验 | 第45-49页 |
3.3.3 蛇行工况仿真试验 | 第49-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网络时滞对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影响研究 | 第53-69页 |
4.1 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集成控制的网络化特征分析 | 第53-54页 |
4.2 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建模 | 第54-57页 |
4.3 网络延时对车辆控制系统的影响研究 | 第57-68页 |
4.3.1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瞬态工况仿真试验 | 第59-61页 |
4.3.2 双移线工况仿真试验 | 第61-65页 |
4.3.3 蛇形工况仿真试验 | 第65-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基于模糊推理的变参数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 第69-105页 |
5.1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抖振问题 | 第69-72页 |
5.2 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 | 第72-76页 |
5.2.1 模糊集合 | 第72-73页 |
5.2.2 隶属度函数 | 第73-75页 |
5.2.3 清晰化方法 | 第75-76页 |
5.3 三类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76-84页 |
5.3.1 单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78-79页 |
5.3.2 双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79-82页 |
5.3.3 三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82-84页 |
5.4 三类模糊控制器的仿真验证 | 第84-104页 |
5.4.1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瞬态工况仿真试验 | 第84-89页 |
5.4.2 双移线工况仿真试验 | 第89-95页 |
5.4.3 蛇形工况仿真试验 | 第95-10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结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