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荷载与结构承载力论文

典型山体地形下低矮房屋抗风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22-3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2-24页
    1.2 国内外低矮房屋抗风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第24-29页
        1.2.1 低矮房屋的风压分布研究第24-25页
        1.2.2 低矮房屋风压分布受周边干扰影响研究第25-27页
        1.2.3 低矮房屋风压的风洞试验与现场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第27-29页
    1.3 抗风研究方法第29-34页
        1.3.1 风洞试验第29-30页
        1.3.2 现场实测第30页
        1.3.3 计算风工程第30-31页
        1.3.4 理论分析第31-34页
第2章 低矮房屋风洞试验与单独低矮房屋风压分布研究第34-62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低矮房屋的风洞测压试验第34-41页
        2.2.1 风洞试验室简介第34页
        2.2.2 试验模型与工况设计第34-37页
        2.2.3 大气边界层模拟第37-39页
        2.2.4 低矮房屋测点布置及风向角的选取第39-40页
        2.2.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第40-41页
    2.3 单独低矮房屋风压分布规律研究第41-55页
        2.3.1 风向角对平均风压系数等值线的影响第41-47页
        2.3.2 中线测点平均风压系数研究第47-48页
        2.3.3 风向角对脉动风压系数等值线的影响第48-54页
        2.3.4 中线测点脉动风压系数研究第54-55页
    2.4 单独的低矮房屋现场实测及与风洞试验对比研究第55-60页
        2.4.1 实测概况第55-58页
        2.4.2 单独的低矮房屋风洞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第58-60页
    2.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3章 海岛山区地形下低矮房屋现场实测及与风洞试验对比研究第62-76页
    3.1 引言第62页
    3.2 海岛山区地形下低矮房屋现场实测概况第62-70页
        3.2.1 台风“莫拉克”观测概况第62-63页
        3.2.2 试验房及周边环境介绍第63-64页
        3.2.3 风压传感器第64页
        3.2.4 风速风向仪第64-65页
        3.2.5 台风“莫拉克”概况及风场分析第65-68页
        3.2.6 实测风压数据分析第68-70页
    3.3 海岛山区地形下低矮房屋风洞试验概况第70-73页
        3.3.1 风速剖面及湍流度剖面第70-71页
        3.3.2 测点布置及试验安排第71-73页
    3.4 风洞试验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第73-74页
        3.4.1 平均风压系数对比第73页
        3.4.2 脉动风压系数对比第73-74页
    3.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基于风洞试验的低矮房屋受山体干扰的平均风压系数研究第76-102页
    4.1 引言第76页
    4.2 基于平均风压系数的低矮房屋干扰效应研究第76-100页
        4.2.1 随山坡高度变化时低矮房屋平均风压系数干扰效应研究第76-84页
        4.2.2 随山坡坡度变化时平均风压系数干扰效应研究第84-93页
        4.2.3 随山坡与建筑物相对位置变化时平均风压系数干扰效应研究第93-100页
    4.3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5章 基于风洞试验的低矮房屋受山体干扰的脉动风压系数研究第102-126页
    5.1 引言第102页
    5.2 基于脉动风压系数的低矮房屋干扰效应研究第102-124页
        5.2.1 随山坡高度变化时脉动风压系数干扰效应研究第102-110页
        5.2.2 随山坡坡度变化时脉动风压系数干扰效应研究第110-117页
        5.2.3 随山坡与建筑物相对位置变化时脉动风压系数干扰效应研究第117-124页
    5.3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6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低矮房屋周边流场分析第126-143页
    6.1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第126-128页
        6.1.1 流体流动控制方程第126页
        6.1.2 CFD数值模拟方法第126页
        6.1.3 有限体积法的求解方法第126-127页
        6.1.4 湍流的数值模拟第127-128页
    6.2 建模和求解过程第128-132页
        6.2.1 确定计算流域第128-129页
        6.2.2 网格划分第129-130页
        6.2.3 边界条件的设定第130-131页
        6.2.4 湍流模型选取及壁面处理方法第131页
        6.2.5 求解方法和收敛控制第131-132页
    6.3 低矮房屋周边流场分析第132-142页
        6.3.1 单体时低矮房屋风压分布与周边流场分析第132-135页
        6.3.2 受山体影响时低矮房屋风压分布与周边流场分析第135-142页
    6.4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第7章 低矮房屋风洞试验结果与规范值的对比研究第143-165页
    7.1 引言第143-144页
    7.2 基于中国规范的体型系数对比研究第144-154页
        7.2.1 风洞试验结果与规范值的对比研究第144-145页
        7.2.2 体型系数随风向角的变化情况第145-153页
        7.2.3 体型系数变化范围总结第153-154页
    7.3 基于日本规范的体型系数的对比研究第154-155页
        7.3.1 0°风向角时与日本规范对比第154页
        7.3.2 90°风向角时与日本规范对比第154-155页
    7.4 与美国规范体型系数的对比研究第155-163页
        7.4.1 基于美国规范的风洞值与规范对比第155-156页
        7.4.2 基于美国规范的体型系数随风向角变化规律研究第156-161页
        7.4.3 基于美国规范的体型系数随参数变化规律研究第161-163页
    7.5 本章小结第163-165页
第8章 低矮房屋脉动风压频谱特性分析第165-183页
    8.1 引言第165页
    8.2 脉动风压频谱特性分析第165-182页
        8.2.1 风压功率谱理论第165-167页
        8.2.2 脉动风压功率谱分析第167-182页
    8.3 本章小结第182-183页
第9章 低矮房屋脉动风压的概率特性分析第183-212页
    9.1 非高斯特性描述第183-184页
        9.1.1 风压时程图第183-184页
        9.1.2 多阶统计矩第184页
    9.2 非高斯的判别标准第184-185页
    9.3 低矮房屋屋面无周边及有山体时高斯与非高斯区域划分第185-193页
    9.4 受山体影响时低矮房屋风压概率分布规律分析第193-210页
        9.4.1 随山坡高度影响时低矮房屋风压概率分布规律分析第194-200页
        9.4.2 随山坡坡度影响时低矮房屋风压概率分布规律分析第200-205页
        9.4.3 受山坡与建筑物相对位置影响时低矮房屋风压概率分布规律分析第205-210页
    9.5 本章小结第210-212页
结论与展望第212-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24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24-225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第225-226页
致谢第226页

论文共2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邵阳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的政府履职研究
下一篇:基于SSH的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