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8-9页 |
1.1.2 5G通信要求及多址接入技术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1.3.1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4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NOMA的理论基础 | 第16-32页 |
2.1 NOMA系统原理 | 第16-22页 |
2.1.1 NOMA基本原理 | 第16-20页 |
2.1.2 NOMA的技术特点 | 第20-22页 |
2.2 NOMA系统中功率分配算法 | 第22-23页 |
2.3 NOMA系统中接收检测技术 | 第23-29页 |
2.3.1 SIC检测接收机结构 | 第23-24页 |
2.3.2 ZF-SIC算法 | 第24-26页 |
2.3.3 MMSE-SIC算法 | 第26-28页 |
2.3.4 联合检测算法 | 第28-29页 |
2.4 几种新型多址技术对比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容量的NOMA系统用户分组及功率分配方案 | 第32-47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传统的功率分配算法 | 第32-35页 |
3.3 最大化容量的NOMA系统资源分配方案设计 | 第35-42页 |
3.3.1 NOMA下行链路容量模型及优化问题 | 第35-38页 |
3.3.2 子载波上用户分组策略 | 第38-39页 |
3.3.3 功率分配方案 | 第39-42页 |
3.3.4 一种基于NOMA的用户分组及功率分配方案 | 第42页 |
3.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42-45页 |
3.4.1 复杂度分析 | 第42-43页 |
3.4.2 仿真分析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基于能量效率的NOMA系统功率分配方案 | 第47-59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粒子群算法 | 第47-49页 |
4.2.1 粒子群算法介绍 | 第47-48页 |
4.2.2 基本粒子群算法过程 | 第48-49页 |
4.3 NOMA下行链路能效模型及优化问题 | 第49-51页 |
4.4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NOMA系统功率分配方案 | 第51-54页 |
4.5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54-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9-60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