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东港赤潮监控区浮游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影响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浮游植物引发赤潮的原因及危害第9-12页
        1.1.1 赤潮产生的原因第9-11页
        1.1.2 赤潮的危害第11-12页
        1.1.3 浮游植物引发赤潮的简况第12页
    1.2 常见浮游植物的种类第12-15页
        1.2.1 硅藻门第12-13页
        1.2.2 甲藻门第13页
        1.2.3 黄海区(东港周边)常见的一些浮游植物第13-15页
    1.3 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第15-18页
        1.3.1 海水的温度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第15-16页
        1.3.2 海水的盐度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第16页
        1.3.3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第16-17页
        1.3.4 光照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第17页
        1.3.5 浮游植物生消过程中环境因子的改变第17-18页
    1.4 浮游植物环境因子分析常用的多元统计方法第18-19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第19-20页
        1.5.1 研究内容第19页
        1.5.2 目的意义第19-20页
第2章 2010年~2016年东港市赤潮监测区浮游植物数量变化情况第20-30页
    2.1 东港赤潮监控区浮游植物数量逐年变化情况第20-27页
    2.2 东港赤潮监测区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规律第27-28页
    2.3 东港市近7年赤潮优势种的演变第28-30页
第3章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30-54页
    3.1 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第30-53页
        3.1.1 2010年优势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30-33页
        3.1.2 2011年优势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33-37页
        3.1.3 2012年优势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37-40页
        3.1.4 2013年优势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0-43页
        3.1.5 2014年优势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3-47页
        3.1.6 2015年优势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7-50页
        3.1.7 2016年优势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50-53页
    3.2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东港赤潮监控区影响浮游植物的主成分分析第54-76页
    4.1 数据分析第54页
    4.2 结果分析第54-75页
        4.2.1 影响中肋骨条藻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54-57页
        4.2.2 尖刺菱形藻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57-60页
        4.2.3 短角弯角藻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60-63页
        4.2.4 尖刺伪菱形藻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63-65页
        4.2.5 柔弱角毛藻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65-67页
        4.2.6 窄隙角毛藻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67-70页
        4.2.7 双角角管藻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70-72页
        4.2.8 东海原甲藻的主要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72-75页
    4.3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与展望第76-77页
    结论第76页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评价
下一篇:河南省HFMD空间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