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评价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页
    1.2 研究现状及勘探简况第7-11页
        1.2.1 研究现状第7-9页
        1.2.2 勘探简况第9-11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1-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技术路线第11-12页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2页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第12-13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3-17页
    2.1 地质背景第13-14页
    2.2 构造特征第14-17页
第3章 地层及沉积相特征第17-30页
    3.1 地层特征第17-23页
        3.1.1 地层划分第17页
        3.1.2 地层岩、电特征第17-22页
        3.1.3 灯影组地层厚度分布第22-23页
    3.2 沉积特征第23-30页
第4章 储层特征第30-46页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30-32页
    4.2 储集空间特征第32-39页
        4.2.1 孔隙特征第32-35页
        4.2.2 溶洞特征第35-36页
        4.2.3 裂缝特征第36-39页
    4.3 储层物性特征第39-40页
        4.3.1 储层孔隙度第39页
        4.3.2 储层渗透率第39-40页
    4.4 储层成岩作用第40-46页
        4.4.1 建设性成岩作用第41-43页
        4.4.2 破坏性成岩作用第43-46页
第5章 储层评价第46-60页
    5.1 储层有效性评价第46-52页
        5.1.1 裂缝有效性评价第46页
        5.1.2 孔洞有效性评价第46-50页
        5.1.3 储层渗透性评价第50-52页
    5.2 储层分布特征第52-56页
        5.2.1 储层纵向分布第52-55页
        5.2.2 储层平面展布第55-56页
    5.3 储层综合评价第56-60页
        5.3.1 储层物性下限第56-57页
        5.3.2 储层分类评价第57-60页
第6章 结论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岗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分布规律及勘探目标优选
下一篇:东港赤潮监控区浮游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