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研究依据、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一、选题依据和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4-19页 |
一、国外对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 第14-16页 |
二、国内对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 第16-19页 |
第一章 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第一节 “污染”与“治理”的语义分析 | 第19-20页 |
一、“跨域环境污染”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二、“跨域环境治理”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第二节“执法”与“合作”的语义分析 | 第20-22页 |
一、“跨域环境行政执法”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二、“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的功能作用及主要实现方式 | 第22-30页 |
一、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的功能作用 | 第23-26页 |
二、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的主要实现方式 | 第26-30页 |
第二章 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 第30-38页 |
第一节 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一、环境监测信息共享不畅 | 第31-32页 |
二、环境事件预警机制半失灵 | 第32-34页 |
三、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协议缺乏规制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5-38页 |
一、各地执法的“价值目标”有差异 | 第35-36页 |
二、不同地区之间缺乏信任 | 第36-37页 |
三、执法机制存在内在矛盾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完善 | 第38-53页 |
第一节 信息合作:构建全国环境监测网络系统 | 第38-40页 |
一、监测信息获取多源化 | 第39页 |
二、监测信息全面共享化 | 第39-40页 |
三、监测信息管理严格化 | 第40页 |
第二节 预警合作:加强环境事件预警机制 | 第40-45页 |
一、环境事件预警的操作方法 | 第42-44页 |
二、环境事件预警信息的自动发布 | 第44页 |
三、环境事件预警应与环境行政执法产生联动 | 第44-45页 |
第三节 促进合作长效化:健全合作协议机制 | 第45-48页 |
一、确定互利原则为首要原则 | 第45-46页 |
二、完善现有合作协议纠纷的救济途径 | 第46-47页 |
三、为合作协议纠纷的解决提供仲裁的可能行 | 第47-48页 |
第四节 健全跨域环境行政联合执法机制 | 第48-50页 |
一、环境联合执法与环境综合执法的比较 | 第48-49页 |
二、有序发展跨域环境行政联合执法 | 第49-50页 |
第五节 完善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协助机制 | 第50-53页 |
一、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协助机制的构建 | 第50-52页 |
二、跨域环境行政执法协助的责任归属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