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光通信中极化码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光通信概述第15-17页
        1.1.1 光通信分类及特征第15-16页
        1.1.2 自由空间大气光通信的基本原理第16-17页
    1.2 光通信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第17-18页
        1.2.1 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发展历程第17-18页
        1.2.2 FSO通信的应用情况第18页
    1.3 FSO和极化码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1 FSO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2 光通信中的信道编码第19-20页
        1.3.3 Polar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极化码简介第23-41页
    2.1 极化码基础知识第23-24页
    2.2 信道极化现象第24-29页
        2.2.1 合并阶段第24-26页
        2.2.2 分裂阶段第26-28页
        2.2.3 信道极化的性质第28-29页
        2.2.4 信道极化的速率第29页
    2.3 极化码的定义第29-31页
    2.4 极化码的构造方法第31-34页
        2.4.1 BEC构造第31-32页
        2.4.2 蒙特卡洛构造第32-33页
        2.4.3 其他构造算法第33-34页
    2.5 极化码编码第34-35页
    2.6 极化码的译码算法第35-39页
        2.6.1 基本SC译码算法第35-37页
        2.6.2 改进的SC译码算法第37-38页
        2.6.3 AWGN信道中极化码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第38-39页
    2.7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大气光通信信道建模第41-53页
    3.1 影响FSO通信的因素第41-43页
        3.1.1 大气衰减影响第41页
        3.1.2 大气湍流效应第41-43页
    3.2 自由空间光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方式第43-45页
        3.2.1 OOK调制方式第44页
        3.2.2 PPM调制方式第44-45页
    3.3 大气弱湍流信道抽象模型第45-47页
    3.4 PPM调制方式中软信息的提取第47-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极化码在光通信信道中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3-61页
    4.1 不同调制方式下大气光通信湍流信道的误码性能第53-54页
    4.2 大气光通信信道中不同码型的误码性能第54-55页
    4.3 不同影响因子下极化码的性能仿真第55-59页
        4.3.1 调制方式对极化码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4.3.2 码长对极化码性能的影响第56页
        4.3.3 码率对极化码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4.3.4 译码宽度对极化码的影响第57-58页
        4.3.5 湍流强度对极化码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研究总结第61-62页
    5.2 工作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9页
作者简介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内可见光通信中基于光码分多址的多用户干扰抑制技术
下一篇:基于差异图融合及差异图去噪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