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论文--国际经济关系论文--国际经济合作论文--国际经济一体化论文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全球化理论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一)研究目的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4-20页
        (一)研究现状第14-20页
        (二)创新之处第20页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20-21页
        (一)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研究思路第21页
    注释第21-23页
第二章 全球化基本理论概述第23-34页
    一、全球化的由来与发展第23-24页
        (一)全球化的由来第23页
        (二)全球化的发展第23-24页
    二、全球化的概念第24-27页
        (一)全球化概念的争论第24-26页
        (二)全球化概念的界定第26-27页
    三、全球化的各相关面第27-30页
        (一)全球化经济技术的动力层面第27-28页
        (二)全球化背景下治理关系变化的适应层面第28-29页
        (三)全球化是好是坏、如何好如何坏的价值引领层面第29-30页
    四、全球化理论的分类第30-33页
        (一)全球化理论分类的依据第30-31页
        (二)全球化理论的分类第31-33页
    注释第33-34页
第三章 全球化研究的理论依据第34-53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述要第34-37页
        (一)世界历史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下产生第34-36页
        (二)世界历史创造了人类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基础第36页
        (三)世界历史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本位的发展第36-37页
    二、列宁的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理论第37-43页
        (一)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由宗主国与附属国共同构成第38-39页
        (二)帝国主义世界体系因战争与革命而受到冲击第39-42页
        (三)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长期共处第42-43页
    三、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是对世界体系理论的新发展第43-47页
        (一)两极格局下世界主要矛盾聚焦美苏争霸阴霾第43-44页
        (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可分化出间接同盟军第44-45页
        (三)新兴民族民主国家是新时代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力军第45-47页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全球化理论的当代价值第47-50页
        (一)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第47-48页
        (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动因使其利弊共存第48-49页
        (三)全球化中社会主义要乘势谋发展第49页
        (四)全球化前景需革新力量努力奋斗来实现第49-50页
    注释第50-53页
第四章 西方主流全球化理论第53-66页
    一、全球化不可逆转,终将使所有人获益第53-56页
        (一)全球化是客观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第53-54页
        (二)全球化终将惠及所有的人第54-56页
    二、全球化是国家主权的弱化第56-59页
        (一)无权威治理是国际社会的“永恒性主题”第56-57页
        (二)全球化就是去国家化、去疆域化第57-59页
    三、全球化是自由市场的全球扩展第59-61页
        (一)自由市场是全球化的推动力量第59-61页
        (二)自由市场终将导致全球一体化第61页
    四、全球化是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普世化第61-63页
        (一)全球化就是全球价值观的同质化第62-63页
        (二)全球化是西方价值观的胜利宣言第63页
    注释第63-66页
第五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第66-83页
    一、全球化是可逆转的人类历史进程第66-69页
        (一)当代全球化程度并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第66-67页
        (二)人类历史经历过全球化的逆转第67-68页
        (三)当代全球化是一个被编造的“神话”第68-69页
    二、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全球膨胀第69-71页
        (一)现代世界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69-70页
        (二)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平等状态第70-71页
    三、全球化是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第71-74页
        (一)资本主义全球化使其固有危机扩散至全球第71-72页
        (二)全球金融危机是资本寻找出路所导致的新的危机第72-73页
        (三)全球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全球化造成的恶果第73-74页
    四、西方意识形态领导权在全球化中走向世界舞台第74-76页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从一国走向全球第74页
        (二)全球化是其主导力量对全球领导权的实现过程第74-75页
        (三)当代世界秩序是全球化领导权的作用结果第75-76页
    五、全球化将导致新的资本统治形式的产生第76-81页
        (一)资本的统治将由“帝国主义”发展为“帝国”第76-77页
        (二)替代全球资本主义统治的必将是全球社会主义第77-81页
    注释第81-83页
第六章 代表第三世界弱势立场的全球化理论第83-97页
    一、全球化加强边缘国家对中心国家的依附第83-85页
        (一)资本主义全球化塑造了边缘地区第83-84页
        (二)边缘地区对中心国家形成了依附性的发展第84-85页
    二、资本主义全球化造就了全球不平等第85-87页
        (一)全球化导致国际社会结构不平等第85-86页
        (二)全球化导致国际社会交易的不平等第86-87页
    三、全球化是西方国家对边缘地区的文化侵袭过程第87-89页
        (一)全球化是一个文化层面的想象第87-88页
        (二)文化入侵是西方全球化扩张的支撑第88-89页
    四、全球化造成民族国家主权危机第89-91页
        (一)发展中国家主权名实不符第89-90页
        (二)跨国公司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主权第90-91页
    五、“替代主义”全球化是可能的第91-94页
        (一)全球化的发展道路不止一条第92-93页
        (二)以“替代主义”全球化构建一个平等的世界第93-94页
    注释第94-97页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理论第97-110页
    一、全球化客观趋势提供了实现发展的机遇第97-100页
        (一)借助全球化趋势提供的机遇实现发展第97-98页
        (二)中国参与全球化亦为世界提供了机遇第98-100页
    二、全球化应实现合作共赢的包容性发展第100-103页
        (一)全球化应该是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第100-101页
        (二)全球化应该展现包容联动地发展第101页
        (三)全球化应该实现平等开放地发展第101-102页
        (四)全球化要造就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第102-103页
    三、全球化需要共同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第103-108页
        (一)全球化发展面临全球治理困境第103-105页
        (二)导正全球化需要共同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第105-108页
    注释第108-110页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全球化理论评析第110-129页
    一、全球化并非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大一统第110-114页
        (一)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获得发展客观必然要求第110-111页
        (二)当今全球化仍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主导第111-112页
        (三)全球化中社会主义中国能抓住机遇大有作为第112-114页
    二、全球化并未形成全球新的统治形式第114-119页
        (一)全球化突破国界产生全球性的作用效果第115页
        (二)当今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优势第115-117页
        (三)变革全球治理机制才能破解全球性难题第117-118页
        (四)中国在全球化中顺势而上发展社会主义第118-119页
    三、全球化未曾远离意识形态的影响第119-123页
        (一)意识形态是全球化发展不容忽视的内容第119-121页
        (二)西方普世价值推广具有其全球战略意图第121-122页
        (三)第三世界国家必须争取全球化的话语权第122-123页
    四、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主体意志从未消除第123-128页
        (一)全球化并非国家主权消解而是有限让渡第123-125页
        (二)全球化呈现文化交融多样而非文化同质第125-126页
        (三)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架构全球化美好未来第126-128页
    注释第128-129页
结语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9-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团队合作的人力资源实践的内涵结构与影响机理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
下一篇: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中编码端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