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水裂解 | 第11-14页 |
1.2.1 水还原 | 第11页 |
1.2.2 水氧化 | 第11-14页 |
1.3 水氧化催化剂 | 第14-20页 |
1.3.1 多相水氧化催化剂 | 第15-19页 |
1.3.2 均相水氧化催化剂 | 第19-20页 |
1.4 研究背景与选题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第二章 源于MOF的含有异质结的多孔Co_3O_4/Cu O中空多面体纳米笼作为高效的光催化水氧化催化剂 | 第29-55页 |
2.1 前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0-31页 |
2.2.1 试剂 | 第30-31页 |
2.2.2 仪器 | 第31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2.3.1 多孔Co_3O_4/CuO中空多面体纳米笼的合成 | 第31-32页 |
2.3.2 光敏剂[Ru(bpy)_3]Cl_2合成 | 第32页 |
2.3.3 光驱动水氧化反应的方法和条件 | 第32-33页 |
2.3.4 催化剂的回收实验 | 第33页 |
2.3.5 量子收率的计算 | 第33页 |
2.3.6 导带价带计算 | 第33-34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4-49页 |
2.4.1 多孔Co_3O_4/CuO中空多面体纳米笼的表征 | 第34-41页 |
2.4.2 光驱动水氧化反应研究 | 第41-47页 |
2.4.3 多孔Co_3O_4/CuO-3 中空多面体纳米笼的稳定性研究 | 第47-4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第三章 钴酸铜中空多面体纳米笼的电催化以及光催化水氧化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55-80页 |
3.1 前言 | 第55-56页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6-57页 |
3.2.1 试剂 | 第56页 |
3.2.2 仪器 | 第56-57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3.3.1 Cu-ZIF-T,CuO/Co_3O_4及Co_3O_4中空多面体纳米笼的合成 | 第57页 |
3.3.2 光催化水氧化反应的方法及条件 | 第57-58页 |
3.3.3 电催化水氧化反应的方法及条件 | 第5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8-74页 |
3.4.1 Cu-ZIF-T,CuO/Co_3O_4及Co_3O_4中空多面体纳米笼的表征 | 第58-64页 |
3.4.2 电催化水氧化反应的研究 | 第64-71页 |
3.4.3 光催化水氧化反应的研究 | 第71-7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第四章 基于过渡金属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光催化水氧化的研究 | 第80-96页 |
4.1 前言 | 第80-81页 |
4.2 试剂与仪器 | 第81-82页 |
4.2.1 试剂 | 第81-82页 |
4.2.2 仪器 | 第82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82-84页 |
4.3.1 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 | 第82-83页 |
4.3.2 光催化水氧化反应的方法及条件 | 第83-84页 |
4.3.3 红外光谱测定 | 第84页 |
4.3.4 价键计算 | 第84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84-94页 |
4.4.1 多金属氧酸盐的表征 | 第84-86页 |
4.4.2 光催化水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86-88页 |
4.4.3 稳定性研究 | 第88-91页 |
4.4.4 M-POM光催化水氧化的机理探讨 | 第91-93页 |
4.4.5 结论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