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发展与现状 | 第11-15页 |
·辐射定标的发展 | 第11-12页 |
·极化定标的发展 | 第12-15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极化SAR 的基本理论 | 第18-31页 |
·引言 | 第18页 |
·电磁波极化状态的表征 | 第18-21页 |
·极化方式及定义 | 第18-19页 |
·极化矢量与极化椭圆 | 第19-20页 |
·Stokes 矢量 | 第20-21页 |
·目标的极化特征表征 | 第21-24页 |
·极化散射矩阵 | 第21-22页 |
·极化散射矩阵的矢量化和极化协方差矩阵 | 第22-23页 |
·Muller 矩阵与Stokes 矩阵 | 第23-24页 |
·极化定标中的点目标的极化特征描述 | 第24-30页 |
·极化合成和极化特征响应 | 第24-25页 |
·部分特定目标的极化特征图 | 第25-29页 |
·场景中点目标的SPAN 图表征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极化定标理论及典型算法 | 第31-50页 |
·引言 | 第31页 |
·极化定标的基本概念 | 第31-38页 |
·极化天线的收发模式 | 第31-33页 |
·极化传输模型 | 第33-36页 |
·Faraday 旋转效应 | 第36-38页 |
·极化定标算法 | 第38-49页 |
·DC-8 系统的极化定标方法 | 第38-42页 |
·Quegan 分布目标定标方法 | 第42-45页 |
·Freeman 方法对Faraday 旋转效应的消除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Faraday 效应的极化定标算法 | 第50-70页 |
·引言 | 第50页 |
·小角度Faraday 旋转角的定标方法 | 第50-58页 |
·小角度Faraday 效应影响的定标模型 | 第51-52页 |
·Faraday 旋转扰动的迭代去除 | 第52-53页 |
·Whitt 算法的实验和仿真结果 | 第53-58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Faraday 旋转效应耦合校正 | 第58-64页 |
·遗传算法的定标步骤 | 第58-61页 |
·遗传算法实验和仿真结果 | 第61-64页 |
·双极化混合目标定标方法初探 | 第64-67页 |
·双极化电磁传输模型 | 第64-65页 |
·双极化混合目标定标算法 | 第65-67页 |
·星机联合极化SAR 定标初探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极化SAR 定标误差分析 | 第70-75页 |
·引言 | 第70页 |
·极化定标残留误差分析 | 第70-74页 |
·定标参量的误差模型 | 第70-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