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粒子在连通微室中振荡行为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软物质简介 | 第9-10页 |
1.2 活性物质简介 | 第10-17页 |
1.2.1 活性物质的定义 | 第10-12页 |
1.2.2 活性物质的非平衡动力学特性 | 第12页 |
1.2.3 相关的研究工作 | 第12-17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简介 | 第18-29页 |
2.1 力场简介 | 第18-19页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 | 第19-25页 |
2.2.1 牛顿运动方程的数値解析 | 第19-22页 |
2.2.2 通用模拟条件的设定 | 第22-24页 |
2.2.3 初始模拟条件的设定 | 第24-25页 |
2.3 平衡系综简介 | 第25-26页 |
2.4 郎之万运动方程 | 第26-28页 |
2.5 LAMMPS简介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活性粒子在圆形微室中的行为 | 第29-43页 |
3.1 研究模型和主要现象 | 第29-33页 |
3.2 热噪声对自振荡的影响 | 第33-38页 |
3.2.1 有热噪声时自振荡的特征 | 第33-36页 |
3.2.2 无热噪声时自振荡的特征 | 第36-37页 |
3.2.3 有无热噪声对自振荡影响的区别 | 第37-38页 |
3.3 活性力和旋转扩散系数对自振荡的影响 | 第38-42页 |
3.3.1 活性力对自振荡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2 旋转扩散系数对自振荡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 二者关系相图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活性粒子在方形微室中的行为 | 第43-49页 |
4.1 面积分数对自振荡的影响 | 第43-45页 |
4.2 管道长度和宽度的改变对自振荡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 对振荡图像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