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管理视野下的治安调解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1 导论 | 第12-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1.2 意义 | 第12-13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2.1 西方冲突管理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 1.2.2 我国冲突管理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6-17页 |
| 2 冲突管理的涵义与主要类型 | 第17-21页 |
| 2.1 冲突管理的涵义 | 第17-19页 |
| 2.1.1 冲突 | 第17-18页 |
| 2.1.2 冲突管理 | 第18-19页 |
| 2.2 冲突管理的类型 | 第19-21页 |
| 2.2.1 谈判 | 第20页 |
| 2.2.2 第三方干预 | 第20-21页 |
| 3 冲突管理中的治安调解 | 第21-28页 |
| 3.1 治安调解的内涵 | 第21-22页 |
| 3.2 治安调解的优势 | 第22-23页 |
| 3.2.1 调解具有高性价比 | 第22页 |
| 3.2.2 调解观念深入人心 | 第22-23页 |
| 3.2.3 立体式解决治安冲突 | 第23页 |
| 3.2.4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第23页 |
| 3.3 治安调解的特点 | 第23-25页 |
| 3.3.1 任务繁重性 | 第23-24页 |
| 3.3.2 行政指导性 | 第24页 |
| 3.3.3 时机准确性 | 第24页 |
| 3.3.4 警民互动性 | 第24页 |
| 3.3.5 群众自愿性 | 第24-25页 |
| 3.4 冲突管理视野下治安调解应考虑的问题 | 第25-28页 |
| 3.4.1 冲突管理中调解者的条件 | 第25页 |
| 3.4.2 冲突管理中当事人的意愿 | 第25-26页 |
| 3.4.3 冲突管理中调解的时机 | 第26页 |
| 3.4.4 冲突管理中调解的作用 | 第26页 |
| 3.4.5 冲突管理中调解者的素养 | 第26-27页 |
| 3.4.6 冲突管理中调解的过程 | 第27-28页 |
| 4 治安调解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 第28-32页 |
| 4.1 治安调解理论支撑不足 | 第28页 |
| 4.2 治安调解策略匮乏 | 第28-29页 |
| 4.2.1 治安调解策略单一 | 第28-29页 |
| 4.2.2 治安调解策略甚少 | 第29页 |
| 4.2.3 治安调解策略散乱 | 第29页 |
| 4.3 治安调解业务不规范 | 第29-31页 |
| 4.3.1 相关业务缺乏指导 | 第29-30页 |
| 4.3.2 管辖范围界定不清 | 第30页 |
| 4.3.3 调解程序缺乏规范 | 第30页 |
| 4.3.4 调解效果欠缺稳定 | 第30-31页 |
| 4.3.5 民警态度欠缺端正 | 第31页 |
| 4.3.6 考核机制尚不科学 | 第31页 |
| 4.4 缺乏执法权威 | 第31-32页 |
| 5 冲突管理视野下治安调解的基本思路 | 第32-39页 |
| 5.1 冲突管理视野下治安调解的基本原则 | 第32-34页 |
| 5.1.1 自愿及时调解原则 | 第32页 |
| 5.1.2 法理情感结合原则 | 第32-33页 |
| 5.1.3 防止矛盾激化原则 | 第33页 |
| 5.1.4“四宜四不宜”原则 | 第33页 |
| 5.1.5 双方互利双赢原则 | 第33-34页 |
| 5.2 冲突管理视野下的治安调解的基本路径 | 第34-39页 |
| 5.2.1 了解冲突,掌握情况 | 第34-35页 |
| 5.2.2 识别冲突,确定范围 | 第35页 |
| 5.2.3 区分类型,制定策略 | 第35-37页 |
| 5.2.4 处理冲突,解决纠纷 | 第37-38页 |
| 5.2.5 善后恢复,总结经验 | 第38-39页 |
| 6 冲突管理视野下治安调解的基本策略与具体方法 | 第39-45页 |
| 6.1 治安调解的基本策略及运用 | 第39-41页 |
| 6.1.1 回避策略 | 第39-40页 |
| 6.1.2 妥协策略 | 第40页 |
| 6.1.3 合作策略 | 第40页 |
| 6.1.4 迁就策略 | 第40-41页 |
| 6.2 治安调解的方法和技巧 | 第41-45页 |
| 6.2.1 以情动人调解法 | 第41-42页 |
| 6.2.2 以理服人调解法 | 第42-43页 |
| 6.2.3 以德教人调解法 | 第43页 |
| 6.2.4 以法治人调解法 | 第43-45页 |
| 7 冲突管理视野下治安调解建设 | 第45-50页 |
| 7.1 公安民警加强理论学习 | 第45-46页 |
| 7.1.1 加强冲突管理理论学习 | 第45页 |
| 7.1.2 加强人文社科理论学习 | 第45-46页 |
| 7.2 公安机关组织业务培训 | 第46-47页 |
| 7.2.1 公安机关组织治安调解培训 | 第46页 |
| 7.2.2 公安机关创建交流共享平台 | 第46-47页 |
| 7.3 公安机关完善制度建设 | 第47-49页 |
| 7.3.1 完善公调对接机制 | 第47页 |
| 7.3.2 完善调解程序机制 | 第47-48页 |
| 7.3.3 完善调解考核机制 | 第48页 |
| 7.3.4 加强警察权威建设 | 第48页 |
| 7.3.5 创建调解学习场所 | 第48-49页 |
| 7.4 治安调解信息化建设 | 第49-50页 |
| 7.4.1 多部门信息宣传机制 | 第49页 |
| 7.4.2 情报信息主导调解机制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