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心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7-9页 |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 1.2 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7-9页 |
| 2 色彩心理的研究内容 | 第9-17页 |
| 2.1 色彩心理的形成 | 第9-10页 |
| 2.2 色彩的心理反应 | 第10-12页 |
| 2.2.1 色彩的物理性心理反应 | 第10页 |
| 2.2.2 色彩的直接性心理反应 | 第10-12页 |
| 2.2.3 色彩的间接性心理反应 | 第12页 |
| 2.3 心理反应引发生理效果 | 第12-13页 |
| 2.4 色彩的心理体验 | 第13-14页 |
| 2.5 色彩心理的表现性 | 第14-17页 |
| 3 动画场景的研究内容 | 第17-32页 |
| 3.1 动画场景的概念 | 第17-18页 |
| 3.2 动画场景的作用 | 第18-23页 |
| 3.2.1 动画场景可以构建空间关系 | 第18-20页 |
| 3.2.2 动画场景可以营造情绪气氛 | 第20-21页 |
| 3.2.3 动画场景可以丰满角色形象 | 第21-22页 |
| 3.2.4 动画场景可以增强故事叙述 | 第22-23页 |
| 3.3 动画场景的分类 | 第23-26页 |
| 3.3.1 按内外景分类 | 第23-24页 |
| 3.3.2 按动画形式分类 | 第24-26页 |
| 3.3.2.1 平面动画场景 | 第24页 |
| 3.3.2.2 立体动画场景 | 第24-25页 |
| 3.3.2.3 电脑动画场景 | 第25-26页 |
| 3.4 动画场景的审美设计特点 | 第26-32页 |
| 3.4.1 国外动画场景的设计特点 | 第26-29页 |
| 3.4.1.1 欧美国家 | 第26-27页 |
| 3.4.1.2 日本 | 第27-29页 |
| 3.4.2 国内动画场景的设计特点 | 第29-32页 |
| 4 色彩心理在动画场景中的应用研究 | 第32-40页 |
| 4.1 色彩心理在动画场景中的作用 | 第32-34页 |
| 4.2 色彩在不同风格动画场景中的应用 | 第34-36页 |
| 4.2.1 装饰风格 | 第34-35页 |
| 4.2.2 写实风格 | 第35-36页 |
| 4.2.3 其他风格 | 第36页 |
| 4.3 色彩心理和动画场景的设计 | 第36-38页 |
| 4.3.1 色彩心理和动画场景设计的灵感来源 | 第36-37页 |
| 4.3.2 色彩心理对动画场景设计的主观重构 | 第37页 |
| 4.3.3 色彩心理和动画场景设计的有效融合 | 第37-38页 |
| 4.4 色彩心理在动画场景中的应用案例 | 第38-40页 |
| 4.4.1 《千与千寻》 | 第38页 |
| 4.4.2 《海底总动员》 | 第38-39页 |
| 4.4.3 《喜羊羊与灰太狼》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