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河南伏牛山区栎类森林植被固碳现状、速率及潜力研究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8页
1.文献综述第8-14页
    1.1 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的研究第8-11页
    1.2 森林固碳速率的研究第11-12页
    1.3 固碳潜力的研究第12-14页
2.引言第14-17页
    2.1 选题依据第14页
    2.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3.研究区概况第17-20页
    3.1 地理位置第17页
    3.2 自然地理条件第17-18页
        3.2.1 气候第17页
        3.2.2 地质地貌第17-18页
        3.2.3 土壤第18页
    3.3 森林资源条件第18-20页
4.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9页
    4.1 研究内容第20页
    4.2 数据处理第20-21页
    4.3 技术路线第21页
    4.4 研究方法第21-26页
        4.4.1 样地设置与调查第21-23页
        4.4.2 森林生物量估算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4.4.3 单木生物量模型建立第25-26页
    4.5 植被调查与生物量的计算第26-27页
    4.6 含碳率测定第27页
    4.7 碳储量的估算第27-28页
    4.8 碳储量变化速率的估算第28页
    4.9 固碳潜力的估算第28页
    4.10 固碳价值的估算第28-29页
5.结果与分析第29-54页
    5.1 单木生物量模型第29页
    5.2 伏牛山区栎类植被林分生物量第29-34页
        5.2.1 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第29-34页
    5.3 伏牛山区栎类植被含碳率的研究第34-36页
        5.3.1 乔木层、灌草层含碳率第34-35页
        5.3.2 凋落物层的含碳率第35-36页
    5.4 伏牛山区栎类植被碳储量现状第36-47页
        5.4.1 乔木层碳储量第36-38页
        5.4.2 灌木层碳储量第38-39页
        5.4.3 草本层碳储量第39-40页
        5.4.4 凋落物层碳储量第40-42页
        5.4.5 林分总碳储量及其分配第42-43页
        5.4.6 生长阶段与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关系第43-47页
    5.5 伏牛山区栎类植被固碳速率的研究第47-50页
        5.5.1 林分固碳速率第48页
        5.5.2 不同植被类型固碳速率第48-49页
        5.5.3 不同林分密度固碳速率第49-50页
    5.6 伏牛山区栎类植被固碳潜力的估算第50-52页
    5.7 伏牛山区栎类植被固碳价值的估算第52-54页
6 结论与讨论第54-57页
    6.1 结论第54-56页
    6.2 讨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英文摘要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根库容量对泡桐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差异
下一篇:犬细小病毒病临床诊疗及主要病毒基因的克隆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