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戏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绪论 | 第7-13页 |
| (一) 敦煌曲子戏相关研究回顾 | 第7-12页 |
| (二) 本文的研究范围、方法和材料来源 | 第12-13页 |
| 一、与敦煌曲子戏相关的文化背景 | 第13-19页 |
| (一) 地理环境 | 第13页 |
| (二) 历史沿革 | 第13-15页 |
| (三) 人文概况 | 第15-19页 |
| 二 、敦煌曲子戏历史渊源及流布 | 第19-22页 |
| (一) 历史渊源 | 第19-20页 |
| (二) 敦煌曲子戏的流布 | 第20-22页 |
| 三 、敦煌曲子戏音乐研究 | 第22-56页 |
| (一) 伴奏乐器与音乐 | 第22-26页 |
| (二) 曲调来源 | 第26-42页 |
| (三) 音乐调式特征 | 第42-46页 |
| (四) 唱腔分析 | 第46-51页 |
| (五) 音乐结构特征 | 第51-56页 |
| 四、敦煌曲子戏的班社组织 | 第56-68页 |
| (一) 主要班社概况 | 第56-59页 |
| (二) 自乐班演出形态 | 第59-62页 |
| (三) 自乐班角色分工 | 第62-64页 |
| (四) 自乐班的传承方式 | 第64-68页 |
| 五 、敦煌曲子戏的传承与保护 | 第68-73页 |
| (一) 社会功能 | 第68-69页 |
| (二) 人文价值 | 第69-71页 |
| (三) 传承与保护 | 第71-73页 |
| 六、结论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附录 | 第78-95页 |
| 后记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