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理论论文

直流燃烧器一次风通道内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1.1 课题的工程背景第9-10页
    1.2 煤粉燃烧器的分类第10-11页
    1.3 浓淡燃烧器的原理及发展现状第11-14页
        1.3.1 浓淡分离燃烧的原理及作用第11-12页
        1.3.2 国内外典型的浓淡燃烧器第12-14页
    1.4 气固两相流及其研究现状第14-21页
        1.4.1 气固两相流第14-17页
        1.4.2 气固两相流的研究方法第17-21页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基本内容第21-24页
第二章 PDA 的组成和测量方法第24-32页
    2.1 PDA 的组成第24-25页
    2.2 PDA 工作原理和测试技术第25-32页
        2.2.1 激光多普勒效应第25-27页
        2.2.2 PDA 测试原理第27-32页
第三章 直流燃烧器内PDA 实验测量和结果分析第32-51页
    3.1 实验装置和研究方法第32-38页
        3.1.1 燃烧器冷态实验台第32-33页
        3.1.2 燃烧器实验模型结构第33-34页
        3.1.3 测量设备简介第34页
        3.1.4 实验的准备工作第34-37页
        3.1.5 实验过程和步骤第37-38页
    3.2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第38-49页
        3.2.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第38-40页
        3.2.2 实验结果分析第40-49页
    3.3 本章小节第49-51页
第四章 湍流气固两相流动数学模型的讨论和选择第51-60页
    4.1 气固两相流数学模型研究现状第51-55页
    4.2 气固两相流动湍流数学模型的选择第55-56页
    4.3 k-ε- k_p 模型第56-58页
    4.4 气固两相湍流模型的一些讨论第58-60页
第五章 直流燃烧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第60-76页
    5.1 结构化网格的生成第60-63页
    5.2 控制方程的转换和离散第63-68页
        5.2.1 控制方程的转换第63-64页
        5.2.2 控制方程的离散第64-68页
    5.3 对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第68-72页
    5.4 SIMPLE-C 方法简介第72-74页
    5.5 气相程序和颗粒相程序结构框图第74-76页
第六章 区域分解算法和MPI 并行计算第76-82页
    6.1 区域分解算法第76-78页
    6.2 MPI 环境下燃烧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并行求解第78-82页
        6.2.1 并行的优点和具体实现方法第78页
        6.2.2 MPI 简介第78-79页
        6.2.3 MPI 程序结构和常用接口第79-80页
        6.2.4 并行方案第80-81页
        6.2.5 并行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81-82页
第七章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讨论第82-92页
    7.1 边界条件和参数的设定第82-83页
        7.1.1 边界条件的设定第82页
        7.1.2 不同物理量所对应的松弛因子的设定第82-83页
    7.2 计算结果分析第83-91页
    7.3 本章小节第91-92页
第八章 燃烧器结构优化的一些尝试第92-95页
    8.1 无障碍块燃烧器一次风通道内颗粒浓度分布第92-93页
    8.2 加入水平隔板的燃烧器一次风通道内颗粒浓度分布第93-95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9.1 全文总结第95-96页
    9.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 间发表的论文第102-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桩沉降可靠性分析的配点谱随机有限元方法
下一篇:燃气轮机状态监测中的声信号采集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