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移动超分子界面理论、实验及动态pH联接法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及缩写说明第11-13页
第一章 综述第13-55页
    1.1 痕量药物分析的重要性第13-15页
    1.2 药物的一般检测方法第15-17页
        1.2.1 微生物法第15页
        1.2.2 酶联免疫吸附法第15-16页
        1.2.3 反相液相色谱法第16页
        1.2.4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6页
        1.2.5 液-质联用法第16-17页
        1.2.6 薄层色谱法(TLC)第17页
    1.3 毛细管电泳中药物的检测方法第17-30页
        1.3.1 毛细管电泳的装置和分离原理第17-21页
        1.3.2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第21-22页
        1.3.3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第22-23页
        1.3.4 毛细管电泳中药物分析方法的发展第23-30页
    1.4 环糊精的超分子功能在药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第30-42页
        1.4.1 超分子化学概述第30-33页
        1.4.2 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第33-39页
        1.4.3 环糊精的超分子功能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第39-42页
    1.5 参考文献第42-55页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中移动超分子界面的富集理论和实验研究第55-84页
    2.1 引言第55-58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8-62页
        2.2.1 化学药品第58页
        2.2.2 仪器第58-59页
        2.2.3 样品与缓冲液的配制第59-60页
        2.2.4 实验方法第60-61页
        2.2.5 尿液样品的处理第61-6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62-79页
        2.3.1 MSRB 的富集机理第62-65页
        2.3.2 硼酸缓冲液pH 值的影响第65-66页
        2.3.3 硫酸铵及乙醇的影响第66-69页
        2.3.4 β-环糊精/NOR 浓度比的影响第69-70页
        2.3.5 硼酸缓冲液的浓度的影响第70-71页
        2.3.6 CE 中电压的影响第71-72页
        2.3.7 富集效率第72-74页
        2.3.8 方法的应用性第74-76页
        2.3.9 方法的可靠性第76-79页
    2.4 总结第79-80页
    2.5 参考文献第80-84页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中动态pH 联接法富集诺氟沙星第84-102页
    3.1 引言第84-85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85-88页
        3.2.1 化学药品第85页
        3.2.2 仪器第85-86页
        3.2.3 样品与缓冲液的配制第86-87页
        3.2.4 实验方法第87-8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8-99页
        3.3.1 dynamic pH junction 的富集机理第88-90页
        3.3.2 硼酸-硼砂缓冲液pH 值的影响第90-91页
        3.3.3 硼酸-硼砂缓冲液中硼砂浓度的影响第91-92页
        3.3.4 CE 中电压的影响第92-93页
        3.3.5 样品相中HCl 浓度对NOR 富集的影响第93-94页
        3.3.6 上样时间对NOR 富集的影响第94-95页
        3.3.7 富集效率第95-96页
        3.3.8 方法的应用性第96-97页
        3.3.9 检测线性和检出限第97-98页
        3.3.10 方法的重现性第98-99页
    3.4 总结第99-100页
    3.5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已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下一篇:烟草贸易数据中心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