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 第10-20页 |
(一) 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完善我国破产制度的需要 | 第10-13页 |
1、是贯彻破产法公平原则的体现 | 第10-12页 |
2、可弥补民事诉讼偿债制度的不足 | 第12-13页 |
(二) 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 第13-17页 |
1、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 第13-14页 |
2、是维护消费者个人利益的有效途径 | 第14-15页 |
3、可减少由于私力救济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 第15-16页 |
4、可解决司法实践中的“执行难”问题 | 第16-17页 |
(三) 个人破产制度与个人信用体系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 第17-18页 |
1、个人信用体系是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基础 | 第17页 |
2、个人破产制度是个人信用体系正常运行和发展完善的保障 | 第17-18页 |
(四) 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需要 | 第18-20页 |
二、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可行性 | 第20-29页 |
(一)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符合国家政策取向 | 第20-21页 |
(二)个人具有破产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1、个人破产能力来源于国家赋予 | 第21-22页 |
2、赋予个人破产能力的法律功能 | 第22页 |
3、赋予个人破产能力符合平等这一法的基本价值 | 第22-23页 |
4、赋予个人破产能力符合经济学上的卡多勒黑克思效益 | 第23-24页 |
(三)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为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提供了条件 | 第24-26页 |
(四) 健全的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债务人恶意负债 | 第26-29页 |
1、有条件的破产免责制度 | 第26-27页 |
2、人格破产制度 | 第27-29页 |
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破产制度 | 第29-47页 |
(一) 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29-30页 |
(二) 申请个人破产的条件 | 第30-32页 |
1、债权人申请 | 第30-31页 |
2、债务人申请 | 第31-32页 |
(三) 个人破产的种类及其程序差异 | 第32-37页 |
1、普通合伙的破产程序 | 第33-34页 |
2、个体工商户的破产程序 | 第34-35页 |
3、自然人的破产程序 | 第35-36页 |
4、遗产破产程序 | 第36-37页 |
(四) 相关制度的建立 | 第37-44页 |
1、自由财产制度 | 第37-40页 |
2、破产免责制度 | 第40-42页 |
3、人格破产与复权制度 | 第42-44页 |
(五) 加强和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设 | 第44-47页 |
1、进一步完善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和个人财产登记 | 第44-45页 |
2、全面构建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工程 | 第45页 |
3、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书目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