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6-31页 |
1.1 淬火过程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第16-20页 |
1.1.1 各场之间关系 | 第16页 |
1.1.2 性能参数简化计算 | 第16-17页 |
1.1.3 相变动力学广泛使用的模型 | 第17-18页 |
1.1.4 热传导控制方程 | 第18页 |
1.1.5 弹塑性本构方程 | 第18-20页 |
1.2 国内外淬火模拟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1.3 中厚板热处理概况 | 第21-27页 |
1.3.1 国内外中厚板热处理工艺类型 | 第21-24页 |
1.3.2 中厚板淬火设备及淬火方式 | 第24-27页 |
1.4 中厚板冷却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及板形控制研究 | 第27-30页 |
1.4.1 中厚板层流冷却过程中的板形控制 | 第27-29页 |
1.4.2 中厚板辊式连续淬火过程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2 中厚板辊式淬火机设备及淬火冷却机理 | 第31-42页 |
2.1 辊式淬火机设备结构 | 第31-36页 |
2.1.1 LOI 辊式淬火机设备的整体结构 | 第31-34页 |
2.1.2 LOI 辊式淬火机的淬火冷却系统 | 第34-36页 |
2.2 辊式淬火机淬火冷却机理 | 第36-38页 |
2.2.1 钢板快速冷却过程的换热分析 | 第36-38页 |
2.2.2 辊式淬火冷却过程的换热分析 | 第38页 |
2.3 淬火冷却介质换热系数研究 | 第38-42页 |
2.3.1 淬火冷却介质换热系数定义 | 第38页 |
2.3.2 淬火冷却介质换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 第38-40页 |
2.3.3 中厚板淬火水冷却的换热系数 | 第40-42页 |
3 中厚板辊式淬火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第42-62页 |
3.1 温度场模拟计算基础理论 | 第42-44页 |
3.1.1 建立热传导方程 | 第42-43页 |
3.1.2 初始条件 | 第43页 |
3.1.3 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3.2 物理模型的描述 | 第44-45页 |
3.3 模拟用钢种的化学成分及热物性参数 | 第45-46页 |
3.3.1 模拟用的钢种化学成分 | 第45页 |
3.3.2 模拟用的钢种的热物性参数 | 第45-46页 |
3.4 温度场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3.4.1 建立温度场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6页 |
3.4.2 几何模型 | 第46页 |
3.4.3 网格划分和选取单元 | 第46-47页 |
3.4.4 定解条件 | 第47页 |
3.5 淬火过程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47-61页 |
3.5.1 热交换系数对中厚板淬火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第47-49页 |
3.5.2 辊式连续淬火过程的钢板温度场特性 | 第49-54页 |
3.5.3 淬火方式对中厚板淬火温度场的影响 | 第54-56页 |
3.5.4 辊道速度对中厚板淬火温度场的影响 | 第56-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中厚板辊式淬火过程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 第62-75页 |
4.1 应力场模拟计算的理论依据 | 第63-64页 |
4.1.1 建立应力场数学模型的假设 | 第63页 |
4.1.2 材料满足的基本方程 | 第63-64页 |
4.2 热应力场的模型建立 | 第64-65页 |
4.2.1 热应力分析的单元 | 第64页 |
4.2.2 材料属性参数 | 第64页 |
4.2.3 应力场计算的载荷和约束 | 第64-65页 |
4.3 中厚板辊式淬火过程的应力表现形式 | 第65-66页 |
4.4 应力场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66-74页 |
4.4.1 厚 50mm 钢板在辊式连续淬火过程中的热应力分析 | 第67-68页 |
4.4.2 淬火方式对钢板等效应力的影响 | 第68-71页 |
4.4.3 辊道速度对钢板等效应力的影响 | 第71-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