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体变化监测及危险性评价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研究现状分析总结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7-23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8页 |
2.1.1 地理及资源概况 | 第17页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7-18页 |
2.1.3 气象水文植被特征 | 第18页 |
2.2 地质环境概况 | 第18-19页 |
2.2.1 地层岩性 | 第18-19页 |
2.2.2 地质构造 | 第19页 |
2.2.3 水文地质 | 第19页 |
2.3 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 第19-21页 |
2.4 人类活动概况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地质灾害体遥感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 第23-54页 |
3.1 变化检测方法理论基础 | 第23页 |
3.2 变化检测方法 | 第23-25页 |
3.2.1 影像代数法 | 第23-24页 |
3.2.2 变化向量分析法 | 第24-25页 |
3.2.3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5页 |
3.2.4 欧氏距离法 | 第25页 |
3.3 变化检测方法分析与对比 | 第25-26页 |
3.4 遥感变化检测实验 | 第26-53页 |
3.4.1 影像数据源情况介绍 | 第27-29页 |
3.4.2 影像预处理 | 第29-30页 |
3.4.3 变化检测 | 第30-31页 |
3.4.4 阈值分割 | 第31页 |
3.4.5 空间分析 | 第31-52页 |
3.4.6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变化量估算及趋势分析 | 第54-61页 |
4.1 高程变化模型 | 第54-58页 |
4.2 变化趋势 | 第58-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体危害性评价 | 第61-72页 |
5.1 评价原则 | 第61-62页 |
5.2 评价方法 | 第62-69页 |
5.2.1 评价模型 | 第62页 |
5.2.2 评价指标的选择及分级 | 第62-65页 |
5.2.3 评价因子权重及一致性判断 | 第65-69页 |
5.3 危险性定级 | 第69-70页 |
5.4 防治措施及建议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