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米易青皮村侵入体的固结过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13-14页 |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 第14-15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0页 |
2.1 攀西地区侵入体特征 | 第17-18页 |
2.2 Fe-Ti氧化物矿床特征 | 第18-20页 |
第3章 岩相学特征 | 第20-23页 |
3.1 中粒辉长岩 | 第20页 |
3.2 粗晶辉长岩 | 第20-22页 |
3.3 碱性花岗岩 | 第22-23页 |
第4章 定量化结构分析 | 第23-26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4.2 CSD分析结果 | 第24-26页 |
第5章 矿物成分剖面 | 第26-41页 |
5.1 中粒辉长岩中的斜长石 | 第26-33页 |
5.1.1 粗粒斜长石 | 第28-30页 |
5.1.2 中粒斜长石 | 第30-32页 |
5.1.3 细粒斜长石 | 第32-33页 |
5.2 中粒辉长岩中的单斜辉石 | 第33-35页 |
5.3 中粒辉长岩中的黑云母与Fe-Ti氧化物 | 第35-36页 |
5.4 粗晶辉长岩中的单斜辉石 | 第36-37页 |
5.5 粗晶辉长岩中的钠长石与磷灰石 | 第37-38页 |
5.6 粗晶辉长岩中的角闪石与Fe-Ti氧化物 | 第38-41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1-49页 |
6.1 CSD分析与岩浆固结过程 | 第41-45页 |
6.2 晶体成分剖面与岩浆固结过程 | 第45-46页 |
6.3 中粒辉长岩与粗晶辉长岩的关系 | 第46页 |
6.4 青皮村岩体与攀枝花岩体的固结过程比较 | 第46-48页 |
6.5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附录 | 第56页 |
个人简介 | 第56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页 |
参与科研项目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