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现状评述 | 第9-10页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历史叙述学的理论视角、方法及代表人物 | 第11-17页 |
一、历史叙述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 第11-13页 |
二、历史叙述文本与群体身份认同 | 第13-17页 |
第二章 中古前期基督教在日耳曼各民族中的发展历史 | 第17-26页 |
第一节 谁是"蛮族"?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衰亡与日耳曼各民族的入侵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中世纪前期各日耳曼民族基督教皈依及发展过程 | 第20-26页 |
一、法兰克人 | 第22-23页 |
二、盎格鲁撒克逊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宗教意识对于西欧各日耳曼民族基督教历史写作的影响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基督教意识影响下的历史叙述者的改变 | 第26-27页 |
一、"‘蛮族’历史学学家"—"民族历史学家" | 第26页 |
二、"蛮族的"的教士史学家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基督教意识影响下历史文本的转变 | 第27-31页 |
一、体裁的转变 | 第27-28页 |
二、历史文本中反映出来的作者写作意图的转变 | 第28页 |
三、历史文本中的历史真实性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历史叙述与基督徒身份认同一以《法兰克人史》、《英吉利教会史》与《查理大帝传》为例 | 第31-56页 |
第一节 从《法兰克人史》中看历史叙述的宗教意向 | 第31-37页 |
一、"主教历史学家"格雷戈里与信仰高于事实的叙述准则 | 第31-33页 |
二、《法兰克人史》中的基督教意识与历史叙述 | 第33-37页 |
第二节 从《英吉利教会史》看历史叙述的宗教意向 | 第37-46页 |
一、"可敬的比德"与"历史的信仰" | 第37-39页 |
二、《英吉利教会史》中的基督教意识与历史叙述 | 第39-46页 |
第三节 从《查理大帝传》中看历史叙述的宗教意向 | 第46-53页 |
一、查理大帝的宠臣艾因哈德和歌颂式的传记 | 第46-47页 |
二、《查理大帝传》中的基督教意识与历史叙述 | 第47-53页 |
附录:艺术作品中的日耳曼基督教 | 第53-56页 |
第五章 历史写作对西欧日耳曼民族基督徒身份认同的推动力 | 第56-59页 |
第一节 历史写作与西欧日耳曼民族基督徒宗教身份的建立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多族一教"基督徒身份与民族身份的叠合与超越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基督教历史写作与整体欧洲身份认同的形成 | 第58-59页 |
结论:中古前期西欧蛮族历史写作与基督徒身份认同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