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犯罪着手的立法沿革 | 第9-12页 |
二、犯罪着手的理论研究概述 | 第12-23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学说 | 第12-19页 |
1. 客观说 | 第12-16页 |
2. 主观说 | 第16-17页 |
3. 折中说 | 第17-19页 |
(二) 中国大陆地区的学说 | 第19-23页 |
1. 通说观点:形式客观说 | 第19-20页 |
2. 实质客观说 | 第20-21页 |
3. 二元说 | 第21-23页 |
三、犯罪着手理论评析 | 第23-31页 |
(一) 客观说评析 | 第23-27页 |
1. 形式客观说评析 | 第23-25页 |
2. 实质客观说评析 | 第25-26页 |
3. 二元说评析 | 第26-27页 |
(二) 主观说评析 | 第27-29页 |
(三) 折中说评析 | 第29-31页 |
四、本文观点:着手乃行为人主观背景下的法益侵害的失控点 | 第31-38页 |
五、几种特殊类型犯罪的着手 | 第38-50页 |
(一) 间接正犯的着手 | 第38-40页 |
(二) 隔离犯的着手 | 第40-41页 |
(三) 原因自由行为的着手 | 第41-47页 |
(四) 不作为犯的着手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