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市场份额责任理论的内涵及相关规则概述 | 第11-24页 |
(一) 市场份额责任理论产生背景和适用条件 | 第11-13页 |
1. 产生背景 | 第11-12页 |
2. 适用条件 | 第12-13页 |
(二) 市场份额责任理论的演进 | 第13-18页 |
(三) 市场份额责任理论的反思 | 第18-24页 |
1. 石棉案件 | 第18-20页 |
2. 血液制品致害案件 | 第20-21页 |
3. 铅中毒案件 | 第21-24页 |
二﹑我国引入市场份额责任理论的障碍 | 第24-28页 |
(一) 司法困难 | 第24-25页 |
(二) 市场占有率的估算 | 第25页 |
(三) 对市场的界定 | 第25-26页 |
(四) 市场份额责任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 第26页 |
(五) 市场份额责任理论中程序上的问题-----集团诉讼 | 第26-28页 |
三、市场份额理论在我国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8-37页 |
(一) 市场份额责任适用的必要性 | 第28页 |
(二) 我国适用市场份额责任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7页 |
1. 实体上的分析 | 第29-33页 |
2. 程序上的分析:美国的集团诉讼与我国的代表人诉讼——程序性本土资源的差异 | 第33-37页 |
四、我国适用市场份额责任理论的建议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