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2-30页 |
1.1 选题依据与立论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5-26页 |
1.3.1 关于电子商务供应链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关于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3.3 关于供应链风险预警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5-26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6-30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30-42页 |
2.1 B2C 电子商务企业相关理论概述 | 第30-33页 |
2.1.1 B2C 电子商务企业的概念 | 第30页 |
2.1.2 B2C 电子商务企业的特征 | 第30-31页 |
2.1.3 B2C 电子商务企业的分类 | 第31-33页 |
2.2 供应链及供应链风险相关概念 | 第33-34页 |
2.2.1 供应链的含义 | 第33页 |
2.2.2 供应链风险的界定 | 第33-34页 |
2.3 供应链风险预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34-36页 |
2.3.1 供应链风险预警的概念 | 第34-35页 |
2.3.2 供应链风险预警的内容 | 第35-36页 |
2.3.3 供应链风险预警的方法 | 第36页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6-42页 |
2.4.1 系统理论 | 第36-37页 |
2.4.2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37-39页 |
2.4.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39-40页 |
2.4.4 企业预警理论 | 第40-42页 |
3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及其预警必要性分析 | 第42-50页 |
3.1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分析 | 第42-44页 |
3.1.1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结构 | 第42-43页 |
3.1.2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特征 | 第43-44页 |
3.2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分析 | 第44-46页 |
3.2.1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的特点 | 第44-45页 |
3.2.2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的危害 | 第45-46页 |
3.3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6-48页 |
3.3.1 供应链风险意识淡薄,缺乏风险管理系统 | 第46-47页 |
3.3.2 供应链管理注重局部,整体风险控制不足 | 第47页 |
3.3.3 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缺失,习惯性“事后弥补” | 第47-48页 |
3.4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 第48-50页 |
3.4.1 有利于弥补供应链风险预警方面的不足 | 第48页 |
3.4.2 有利于 B2C 电子商务企业对供应链风险进行动态监控 | 第48页 |
3.4.3 有利于 B2C 电子商务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 第48-50页 |
4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 第50-70页 |
4.1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诱因分析 | 第50-60页 |
4.1.1 供应链外部风险 | 第50-52页 |
4.1.2 供应链流程风险 | 第52-57页 |
4.1.3 供应链系统风险 | 第57-60页 |
4.2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诱因筛选 | 第60-65页 |
4.2.1 数据收集 | 第60-62页 |
4.2.2 数据分析与检验 | 第62-65页 |
4.3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65-70页 |
4.3.1 预警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65-66页 |
4.3.2 预警指标的含义 | 第66-70页 |
5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70-80页 |
5.1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思路 | 第70-71页 |
5.2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1-74页 |
5.2.1 粗糙集理论的选择 | 第71页 |
5.2.2 粗糙集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71-73页 |
5.2.3 粗糙集理论确定权重的步骤 | 第73-74页 |
5.3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评估 | 第74-77页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选择 | 第74-75页 |
5.3.2 模糊综合评价法预警评估的步骤 | 第75-77页 |
5.4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界限的确定 | 第77-78页 |
5.4.1 单指标预警界限的确定 | 第77-78页 |
5.4.2 综合预警界限的确定 | 第78页 |
5.5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报警系统的建立 | 第78-79页 |
5.6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排警系统的建立 | 第79-80页 |
6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检验-以京东商城为例 | 第80-92页 |
6.1 京东商城简介 | 第80-81页 |
6.1.1 京东商城的基本情况 | 第80-81页 |
6.1.2 京东商城供应链管理现状 | 第81页 |
6.2 京东商城供应链风险预警 | 第81-89页 |
6.2.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81-82页 |
6.2.2 确定指标权重 | 第82-86页 |
6.2.3 京东商城供应链风险水平的评估 | 第86-89页 |
6.3 京东商城供应链风险预警结果分析 | 第89-92页 |
7 B2C 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实施保障 | 第92-98页 |
7.1 宏观层面的总体思路 | 第92-93页 |
7.1.1 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 | 第92页 |
7.1.2 发挥政府的辅助作用 | 第92-93页 |
7.2 微观层面的实施保障 | 第93-98页 |
7.2.1 增强供应链风险预警意识 | 第93-94页 |
7.2.2 强化 B2C 电子商务安全意识 | 第94页 |
7.2.3 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 | 第94-95页 |
7.2.4 保持供应链柔性 | 第95页 |
7.2.5 建立和发展供应链伙伴关系 | 第95-98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2页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98-99页 |
8.2 本文的创新 | 第99页 |
8.3 本文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99-102页 |
8.3.1 研究局限 | 第99-100页 |
8.3.2 研究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附录 | 第106-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