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1 小麦赤霉病 | 第10-11页 |
1.1.1 小麦赤霉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10页 |
1.1.2 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与侵染 | 第10-11页 |
1.2 小麦纹枯病 | 第11-12页 |
1.2.1 小麦纹枯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11页 |
1.2.2 小麦纹枯病的病原菌与发病规律 | 第11-12页 |
1.3 玉米小斑病 | 第12-13页 |
1.3.1 玉米小斑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12页 |
1.3.2 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与发病规律 | 第12-13页 |
1.4 玉米茎基腐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13-15页 |
1.4.1 玉米茎基腐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13页 |
1.4.2 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与发病规律 | 第13-15页 |
1 引言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冷冻真空干燥时间与基物含水量的关系 | 第16-17页 |
2.1.1 供试基物 | 第16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2.1.3 供试菌株及带菌基物的制备 | 第16页 |
2.1.4 带菌基物干重的测定 | 第16页 |
2.1.5 冻真空干燥后带菌基物含水量的测定 | 第16-17页 |
2.1.6 数据的处理 | 第17页 |
2.2 菌种保存条件 | 第17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17页 |
2.2.3 供试菌株及带菌基物的制备 | 第17页 |
2.2.4 基物含水量梯度的设置 | 第17页 |
2.3 菌种的保存 | 第17页 |
2.4 病菌菌丝生长速率测定 | 第17-18页 |
2.4.1 菌种活化和菌碟制备 | 第17-18页 |
2.4.2 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18页 |
2.5 病菌的产孢量测定 | 第18页 |
2.5.1 基物培养基的制备 | 第18页 |
2.5.2 接种和培养方法 | 第18页 |
2.5.3 产孢量测定 | 第18页 |
2.6 病菌田间致病力的测定 | 第18-21页 |
2.6.1 供试品种的播种 | 第18页 |
2.6.2 田间接种 | 第18-21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33页 |
3.1 冷冻真空干燥时间与基物含水量 | 第21-22页 |
3.2 小麦赤霉病菌保存条件的筛选 | 第22-26页 |
3.2.1 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cm/d) | 第22-24页 |
3.2.2 病菌的产孢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3.2.3 病菌的田间致病力的测定 | 第25-26页 |
3.3 小麦纹枯的田间致病力的测定 | 第26-28页 |
3.4 玉米小斑病菌的保存条件筛选 | 第28-30页 |
3.4.1 菌种的产孢量测定 | 第28页 |
3.4.2 病菌田间致病力的测定 | 第28-30页 |
3.5 玉米茎基腐病菌保存条件的筛选 | 第30-33页 |
3.5.1 菌种的菌丝生长速率测定 | 第30-31页 |
3.5.2 菌种的产孢量测定 | 第31-32页 |
3.5.3 菌种的田间致病力的测定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5页 |
4.1 冷冻真空干燥时间与基物含水量的关系 | 第33页 |
4.2 从4种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与田间致病力来筛选适宜的保存条件 | 第33-34页 |
4.3 保存不同时间后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的差异 | 第34-35页 |
5 结论 | 第35-36页 |
5.1 运用冷冻真空干燥法对保种基物含水量的研究 | 第35页 |
5.2 储藏温度的筛选 | 第35页 |
5.3 保种基物的筛选 | 第35页 |
5.4 保种基物含水量的筛选 | 第35页 |
5.5 保存时间的筛选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