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 第1章 牛 GPAM 基因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1.1 牛 GPAM 基因结构及作用机理 | 第12-13页 |
| 1.2 GPAM 基因表达时的生理变化 | 第13-14页 |
| 1.3 GPAM 基因的基序 | 第14页 |
| 1.4 GPAM 基因的调节作用 | 第14-16页 |
| 第2章 甘油三酯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2.1 甘油三酯的意义 | 第16页 |
| 2.2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 第16-17页 |
| 2.3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 第17-19页 |
| 第3章 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3.1 分子标记的概念 | 第19页 |
| 3.2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 第19-22页 |
| 第4章 RNA 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 4.1 RNA 干扰的定义 | 第22页 |
| 4.2 RNAi 的发现 | 第22-23页 |
| 4.3 RNAi 的作用机制 | 第23-24页 |
| 4.4 RNAi 技术的关键环节 | 第24-25页 |
| 4.5 RNAi 的应用前景 | 第25-26页 |
| 4.6 RNAi 的前景展望 | 第26-27页 |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27-60页 |
| 第1章 牛 GPAM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中国西门塔尔牛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44页 |
| 1.1 材料方法 | 第27-32页 |
| 1.2 结果 | 第32-41页 |
| 1.3 讨论 | 第41-42页 |
| 1.4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2章 牛 GPAM 基因干扰载体构建及脂代谢检测 | 第44-60页 |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44-52页 |
| 2.2 结果 | 第52-58页 |
| 2.3 讨论 | 第58-59页 |
| 2.4 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 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