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引言 | 第8-9页 |
二、价值解析: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 | 第9-14页 |
(一) 司法与社会管理创新 | 第9-10页 |
(二)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外部价值 | 第10页 |
(三)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内部价值 | 第10-14页 |
三、角色定位: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地位分析 | 第14-18页 |
(一) 现行体制下人民法院地位分析 | 第14页 |
(二)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能分析 | 第14-15页 |
(三) 人民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分析 | 第15-16页 |
(四)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分析 | 第16-18页 |
四、调查分析: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考察 | 第18-24页 |
(一) 最高法院与社会管理创新 | 第18-20页 |
(二) 地方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证考察 | 第20-23页 |
(三)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五、职责规制: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 | 第24-29页 |
(一) 维护公正高效权威解纷机制 | 第24-25页 |
(二) 改革审判管理机制 | 第25-26页 |
(三)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 第26-27页 |
(四) 推进司法审查机制 | 第27-29页 |
六、职能延伸: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 第29-33页 |
(一) 全面推进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机制 | 第29-30页 |
(二) 认真落实司法建议制度 | 第30-31页 |
(三) 积极推动社会诚信机制建设 | 第31页 |
(四) 深入探索特殊群体管理机制 | 第31-33页 |
七、建议思考: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方向 | 第33-36页 |
(一) 坚持司法为民 | 第33页 |
(二) 坚持司法规律 | 第33-34页 |
(三) 坚持能动司法 | 第34-35页 |
(四) 坚持正确的司法政绩观 | 第35-36页 |
八、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谢辞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