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现状 | 第11-12页 |
1.3 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 | 第12-13页 |
1.3.1 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介绍 | 第12-13页 |
1.3.2 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的意义 | 第13页 |
1.4 国内外安全急救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1 国外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情况 | 第14页 |
1.4.2 我国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情况 | 第14-15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研究对象的选取及样本量计算 | 第16-17页 |
2.1.1 对象选择 | 第16页 |
2.1.2 样本量计算 | 第16-17页 |
2.2 调查方法 | 第17-19页 |
2.2.1 问卷调查 | 第17页 |
2.2.2 干预手段 | 第17页 |
2.2.3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3 判断标准 | 第19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2.4.1 DID 模型 | 第19-20页 |
2.4.2 标准化效应指数 | 第20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20-21页 |
第3章 基线调查情况 | 第21-38页 |
3.1 人口社会学特征 | 第21-22页 |
3.1.1 性别构成 | 第21页 |
3.1.2 年级构成 | 第21页 |
3.1.3 地区分布 | 第21-22页 |
3.2 接受培训情况 | 第22-23页 |
3.3 安全急救健康素养总体掌握情况 | 第23-25页 |
3.4 求助电话技能基线调查情况 | 第25-31页 |
3.4.1 四类求助电话号码辨识正确情况 | 第25-27页 |
3.4.2 四类求助电话情景对应正确情况 | 第27-28页 |
3.4.3 四类求助电话正确认知情况 | 第28-30页 |
3.4.4 拨打“120”细节知识点掌握情况 | 第30-31页 |
3.4.5 求助电话综合认知正确情况 | 第31页 |
3.5 心肺复苏术技能基线调查情况 | 第31-35页 |
3.5.1 心肺复苏术运用场景认知正确情况 | 第31-32页 |
3.5.2 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掌握情况 | 第32-35页 |
3.5.3 心肺复苏术综合认知正确情况 | 第35页 |
3.6 海姆立克技能基线调查情况 | 第35-38页 |
3.6.1 海姆立克运用场景认知正确情况 | 第35-36页 |
3.6.2 海姆立克操作要点掌握情况 | 第36-37页 |
3.6.3 海姆立克综合认知正确情况 | 第37-38页 |
第4章 干预效果评价 | 第38-50页 |
4.1 干预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比较 | 第38-40页 |
4.2 求助电话相关健康素养干预效果 | 第40-43页 |
4.2.1 求助电话各知识点干预前后比较 | 第40页 |
4.2.2 不同特征中学生求助电话综合认知正确率干预前后比较 | 第40-41页 |
4.2.3 求助电话综合认知正确率 DID 模型检验 | 第41-42页 |
4.2.4 求助电话干预效果标准化效应指数 | 第42-43页 |
4.3 心肺复苏相关健康素养干预效果 | 第43-47页 |
4.3.1 心肺复苏各知识点干预前后比较 | 第43-44页 |
4.3.2 不同特征中学生心肺复苏综合认知正确率干预前后比较 | 第44-45页 |
4.3.3 心肺复苏综合认知正确率 DID 模型检验 | 第45-46页 |
4.3.4 心肺复苏干预效果标准化效应指数 | 第46-47页 |
4.4 海姆立克相关健康素养干预效果 | 第47-50页 |
4.4.1 海姆立克各知识点干预前后比较 | 第47页 |
4.4.2 不同特征中学生海姆立克综合认知正确率干预前后比较 | 第47-48页 |
4.4.3 海姆立克综合认知正确率 DID 模型检验 | 第48-49页 |
4.4.4 海姆立克干预效果标准化效应指数 | 第49-50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0-56页 |
5.1 吉林省中学生安全急救健康素养掌握现状 | 第50-51页 |
5.2 人口社会学因素对中学生安全急救健康素养掌握的影响 | 第51页 |
5.3 安全急救干预培训效果分析 | 第51-53页 |
5.3.1 求助电话相关健康素养干预效果 | 第52页 |
5.3.2 心肺复苏相关健康素养干预效果 | 第52-53页 |
5.3.3 海姆立克相关健康素养干预效果 | 第53页 |
5.4 对策与建议 | 第53-54页 |
5.4.1 提高各部门对安全急救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 | 第53页 |
5.4.2 完善安全急救技能培训课程体系 | 第53-54页 |
5.4.3 加强媒体配合度 | 第54页 |
5.4.4 建立动态效果评价机制 | 第54页 |
5.5 研究局限性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