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其他医疗器械论文

面向健康监护的穿戴式体征信息感知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4页
    1.2 智能穿戴系统第14-19页
        1.2.1 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关键技术第15-18页
        1.2.3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第18-19页
    1.3 论文的内容、结构、目的及意义第19-22页
        1.3.1 研究课题介绍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9-21页
        1.3.3 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穿戴式信号测量系统第22-40页
    2.1 智能织物材料和传感器集成技术第22-24页
    2.2 穿戴式健康信号采集系统设计第24-34页
        2.2.1 系统结构第25页
        2.2.2 穿戴系统节点第25-27页
        2.2.3 导电织物性能第27-29页
        2.2.4 织物心电电极第29-30页
        2.2.5 环形织物总线第30-33页
        2.2.6 穿戴系统样机第33-34页
    2.3 单点低功耗心电节点第34-39页
        2.3.1 节点设计第35-36页
        2.3.2 双时钟工作模式第36页
        2.3.3 心电压缩感知算法第36-37页
        2.3.4 低功耗心电节点原型第37-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能量有效的心电动态压缩算法第40-52页
    3.1 动态压缩算法研究背景第40-41页
    3.2 动态压缩算法框架第41-45页
        3.2.1 积分-发放模型第41-44页
        3.2.2 无损编码器第44-45页
        3.2.3 算法实现第45页
    3.3 实验和结果讨论第45-51页
        3.3.1 实验设置和评价指标第45-47页
        3.3.2 压缩效果评估第47-48页
        3.3.3 能耗评估第48-50页
        3.3.4 性能比较第50-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体征数据压缩技术第52-76页
    4.1 压缩感知理论第52-56页
        4.1.1 信号的稀疏表示第54页
        4.1.2 编码压缩第54-55页
        4.1.3 信号重构第55页
        4.1.4 压缩感知编码结构第55-56页
    4.2 心电压缩感知第56-69页
        4.2.1 信息增强稀疏二值矩阵第57-62页
        4.2.2 先验块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第62-69页
    4.3 脉搏压缩感知第69-75页
        4.3.1 脉搏压缩感知框架第69-70页
        4.3.2 脉搏信号稀疏性第70-71页
        4.3.3 测量矩阵设计第71-72页
        4.3.4 实验结果第72-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基于无监督特征提取和深度结构模型自动心拍分类第76-94页
    5.1 自动心拍分类研究第76-77页
    5.2 无监督特征提取和深度结构模型第77-89页
        5.2.1 心电信号数据源第78-81页
        5.2.2 改进频率小波切片变换第81-86页
        5.2.3 层叠降噪自编码器第86-88页
        5.2.4 模型训练和评估第88-89页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89-93页
    5.4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94-98页
    6.1 总结第94-95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95-96页
    6.3 展望第96-98页
致谢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清洁生产的全过程研究--以XX啤酒公司为例
下一篇:好丽友(沈阳)公司绩效管理项目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