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互联轻型目录协议及服务的设计与管理系统的实现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背景介绍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及目标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论文内容 | 第14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6-25页 |
2.1 目录协议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2.1.1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 | 第16-18页 |
2.1.2 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 | 第18-21页 |
2.2 元数据技术 | 第21-22页 |
2.3 JavaEE技术 | 第22-25页 |
2.3.1 Java EE技术简介 | 第22-23页 |
2.3.2 Struts2框架技术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物联网互联轻型目录协议及服务的研究 | 第25-33页 |
3.1 物联网资源的研究 | 第25-27页 |
3.1.1 资源内容研究 | 第25-26页 |
3.1.2 资源特点的研究 | 第26-27页 |
3.2 协议内容的定义 | 第27-33页 |
3.2.1 基本概念和目标 | 第27-28页 |
3.2.2 定义协议内容 | 第28-33页 |
第四章 物联网资源元数据描述模型 | 第33-46页 |
4.1 基于MOF的物联网资源描述元模型框架 | 第33-35页 |
4.1.1 元元模型层 | 第34页 |
4.1.2 元模型层 | 第34页 |
4.1.3 模型层 | 第34-35页 |
4.1.4 信息层 | 第35页 |
4.2 物联网资源元模型构建 | 第35-39页 |
4.2.1 自然描述 | 第36-37页 |
4.2.2 能力描述 | 第37-38页 |
4.2.3 可得性信息 | 第38页 |
4.2.4 系统信息 | 第38页 |
4.2.5 安全信息 | 第38-39页 |
4.3 物联网资源六元组元数据模型 | 第39-45页 |
4.3.1 物联网资源六元组元数据模型框架 | 第39-44页 |
4.3.2 六元组元数据的扩展方法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物联网资源服务集模型的研究 | 第46-54页 |
5.1 物联网资源服务概述 | 第46-47页 |
5.1.1 服务集的组成 | 第47页 |
5.2 服务集通用模型设计 | 第47-51页 |
5.2.1 工作模型 | 第47-48页 |
5.2.2 操作协议 | 第48-50页 |
5.2.3 动态模型 | 第50-51页 |
5.3 具体服务的模型设计 | 第51-53页 |
5.3.1 接口API | 第51-52页 |
5.3.2 findResource的模型设计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物联网公共资源管理系统及协议的验证 | 第54-71页 |
6.1 需求分析 | 第54页 |
6.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4-57页 |
6.2.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54-55页 |
6.2.2 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55-56页 |
6.2.3 目录结构设计 | 第56-57页 |
6.3 系统的模块设计 | 第57-62页 |
6.3.1 系统注册模块 | 第57-59页 |
6.3.2 资源检索模块 | 第59-60页 |
6.3.3 系统管理模块 | 第60-62页 |
6.4 系统实现 | 第62-66页 |
6.4.1 系统的搭建 | 第62页 |
6.4.2 API接口的实现 | 第62-66页 |
6.5 IOTILDPS的验证 | 第66-71页 |
6.5.1 场景介绍 | 第66页 |
6.5.2 智能摄像头信息的提取 | 第66-69页 |
6.5.3 服务集完成资源信息共享 | 第69-70页 |
6.5.4 异构系统的互联 | 第70-7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总结 | 第71-72页 |
7.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