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1.2.1 国内研究 | 第15-21页 |
1.2.2 国外研究 | 第21-2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2-23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1.3.1 全日制 | 第23页 |
1.3.2 专业学位 | 第23-24页 |
1.3.3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 第24页 |
1.3.4 实践教学 | 第24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4-27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24-25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第27-29页 |
1.5.1 可能的创新 | 第27页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理论研究 | 第29-37页 |
2.1 实践教学的基本理论 | 第29-33页 |
2.1.1 实践教学的本体论基础 | 第29-30页 |
2.1.2 实践教学的认识论基础 | 第30-31页 |
2.1.3 实践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 第31-32页 |
2.1.4 实践教学的方法论基础 | 第32-33页 |
2.2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和实践教学构成要素 | 第33-37页 |
2.2.1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基本属性和目标定位 | 第33-34页 |
2.2.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 第34-35页 |
2.2.3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构成要素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现状 | 第37-73页 |
3.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构成要素体系的构建 | 第37-48页 |
3.1.1 构成要素的选取原则 | 第37-38页 |
3.1.2 构成要素的取得方法和初选结果 | 第38-40页 |
3.1.3 构成要素的筛选结果 | 第40-44页 |
3.1.4 构成要素的说明 | 第44-46页 |
3.1.5 关于构成要素体系设计的思考 | 第46-48页 |
3.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概况 | 第48-51页 |
3.3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现状调查 | 第51-54页 |
3.3.1 调查设计 | 第51页 |
3.3.2 调查结果基本情况说明 | 第51-54页 |
3.4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现状及分析 | 第54-69页 |
3.4.1 课内实践教学现状 | 第54-59页 |
3.4.2 课外实践教学现状 | 第59-63页 |
3.4.3 学位论文现状 | 第63-65页 |
3.4.4 实践教学保障现状 | 第65-69页 |
3.5 调查总结 | 第69-73页 |
3.5.1 课内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分析 | 第69-70页 |
3.5.2 课外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分析 | 第70-71页 |
3.5.3 学位论文中的问题及分析 | 第71页 |
3.5.4 实践教学保障中的问题及分析 | 第71-73页 |
第四章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相关建议 | 第73-85页 |
4.1 加强政府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 第73-76页 |
4.1.1 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宣传工作 | 第73-74页 |
4.1.2 出台相关政策 | 第74页 |
4.1.3 推动第三方评价及专业学位和职业资格认证的联系 | 第74-76页 |
4.2 优化培养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 | 第76-82页 |
4.2.1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 | 第76-79页 |
4.2.2 课内实践教学着重应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 | 第79-80页 |
4.2.3 课外实践教学着重应用体验式学习法 | 第80-81页 |
4.2.4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实践基地的建设 | 第81-82页 |
4.3 强化用人单位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的力度 | 第82-85页 |
4.3.1 积极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 第82-83页 |
4.3.2 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完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制度 | 第83-85页 |
结束语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附录 | 第9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7页 |